造紙廠裝産業大腦,AI為油井開“透視眼”,東營加快推進數實融合 油城“數”變
2025-05-03 15:36:17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李煒責編: 李煒

  “這哪是造紙機,分明是裝了加速器的印表機!”近日,在東營廣饒的華泰集團8#紙機控制室內,在公司工作了20餘年的車間主任任新峰盯著大屏上跳動的數字發出感嘆。他身後的紙機正以近2000米/分鐘的速度吞吐著雪白的紙卷,每60秒抄造出的紙張規模有3個足球場大小。而指揮這場“紙業F1方程式”的,是剛上線運營的造紙“産業大腦”。

  “此前,造紙廠最頭疼的事就是數據像散落的拼圖、智慧設備各幹各的活。”華泰集團信息中心主任黃鵬説,過去生産統計員需要抱著紙質單據滿廠跑,生産系統和管理系統就像兩個説著不同方言的人,産業鏈信息也經常“斷片”。

  加快轉型升級、融入數字經濟為經營提質增效,成為當地企業的共識。去年7月,在東營數字經濟攻堅突破、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等政策措施推動下,華泰集團正式啟動造紙“産業大腦”項目建設。經過近10個月的攻堅,該項目于日前順利上線運營。

  “以前巡檢要帶手電筒、記錄本,現在利用AR數字車間的數字孿生系統,每台設備的運行數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黃鵬介紹,將生産、管理數據以AR標簽嵌入現場視頻,實現“生産管理一張圖”。“過去調參數主要靠老師傅的經驗,現在用的都是智慧製造大模型推算出來的最優值。”

  如今走進華泰園區,會看見這樣的場景:倉庫裏無人叉車舉著10噸紙卷,控制室裏“95後”工程師用手柄調試設備,甚至連造紙機的轟鳴聲都變得“有節奏”——那是智慧系統在自動調節設備負荷。“30年前,我們打破進口紙壟斷,現在要打破‘傻大黑粗’的産業印象,讓世界看見中國智造的‘紙短智長’。”華泰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曉亮説。

  提起東營,很多人腦海裏浮現的是油田、煉化廠這些“大塊頭”。確實,這裡坐落著23家年營收超百億元的“巨無霸”企業,中國企業500強數量更是全省拔尖。這兩年,這座頭頂“工業大市”光環的城市也玩起了“新花樣”——在油田管道裏裝感測器,給輪胎廠裝上“智慧大腦”,讓傳統造紙車間變身“數字工廠”。

  指尖輕點,油井數據躍然屏上!在某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工程師用滑鼠點擊“識油大模型”介面,螢幕上瞬間跳出實時生産曲線、智慧分析報告。過去需要跑現場、查資料、算半天的油井“體檢”,如今動動手指就能完成。

  這支“數字魔法棒”來自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雲帆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在中海油、中石油等多家能源巨頭的10余個油田單位落地,幫老油田實現了從“盲人摸象”到“透視眼”的跨越。

  東營打出數字轉型“組合拳”,加快推動産業變革:一手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一手用工業互聯網給傳統産業“強筋健骨”。“油田工人點點手機就能實時監控輸油管道,橡膠輪胎從設計到出廠全程數字化,連煉化設備的螺絲鬆動都能被AI提前預警。”東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互聯網和信息化推進科科長賈小龍説。

  這些讓“老樹開新花”的操作,效果也是立竿見影。2024年,東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98%,增速衝上山東各市榜首。

  數實融合的浪潮也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所義務教育學校,“1分鐘跳繩項目的測試與數據採集”項目用不到8個小時就完成了傳統體測方式5天的工作量。這款體育老師們的“好助手”是山東匯佳軟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躍靈動智慧體育管理平臺”。

  “我們不僅要讓體育課變聰明,更要讓老百姓的健身更科學。”匯佳軟體管理中心負責人賈明靜邊説邊展示手機上的“社區運動小管家”小程式。在試點社區,居民刷臉就能進入24小時“社區運動健康中心”,AI系統會根據體測數據開出“運動處方”,連廣場舞隊的大媽們都在用小程式預約場地、記錄卡路裏消耗。

  看得見的應用背後,是看不見的數字引擎在發力。東營全面深化“工賦東營”行動,高標準建設東營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突出發揮國家級“雙跨”平臺作用,還採取發放“服務券”的形式,支持中小企業購買工業互聯網創新技術和産品,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轉型,2024年實施市級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服務券”補貼項目126個,新增上雲上平臺企業106家。

  乘著數實融合的“東風”,東營這座曾經以石油聞名的工業之城,正悄然變為數字浪潮中的破局先鋒。2024年,東營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90.7%,較2023年提高4.3個百分點,企業數實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大眾日報記者 楊珂 李廣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