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開展“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系列活動,豐富夏季消費場景——在煙火大集裏探尋消費密碼
“吆喝聲、還價聲,聲聲入耳,本地貨、進口貨,貨貨齊全。”在中國特別是北方,“趕大集”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休閒和消費活動之一。當前,山東夏季“三大集”(“黃河大集”“運河大集”“海洋大集”)系列活動正在全省開展,這場消費與文化的“大餐”會為百姓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感覺?記者在一線尋找答案。
“早八”叫不醒年輕人,但大集可以
提到大集,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土味”,但在山東的大集上,所謂的“土味”更多體現在産品和展會設置更加富有地方特色。而越來越多年輕人,則將趕大集當成了一種時尚。
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到煙臺黃渤海新區。
7月1日,山東夏季“海洋大集”的重點活動之一——“2025山東活力之夏消費季”活動在黃渤海新區舉行,現場突出煙臺特色,設有“煙火國潮”“逐海狂想”“綠核未來”“微醺生活”“暢享煥新”等五大展區126個展位,展示産品涵蓋12大類1400多個品種。雖然天氣炎熱,但活動依然吸引了近萬人,其中大多是年輕人。
從三文魚到葡萄酒,再到膠東花餑餑,各式各樣的産品讓人目不暇接。
“這款酒清爽、果香突出。”在張裕展區前,煙臺市民李女士購買了一瓶白葡萄酒。這次參加活動,她想買一些煙臺特色葡萄酒,帶到海邊和朋友一起喝。
煙臺市商務局運行消費科負責人徐瑋介紹,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煙臺還將圍繞“‘參’入煙臺 擁‘鮑’大海”這一主題,聚焦機器人大賽、展會經濟、音樂會以及魯菜、葡萄酒特色,持續開展100場以上活動,打造“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周周有場景”的消費格局。
將目光放到整個山東來看,在大集上突出地域特色商品,煙臺的“海洋大集”並不是個案。
在聊城市東昌府區,廣平鎮西街糕點、張爐集鎮恒昌香油等全區11個涉農鎮街的200余種“東昌好品”“東昌優品”,通過“運河大集”的形式送到城區居民家門口。
今年以來,東昌府區已舉辦“好品進城”運河大集29場,線上線下累計實現農産品銷售額300萬元。
在鄒平市,長山山藥、青陽小米等特色農産品出現在2025山東省夏季“黃河大集”啟動儀式上,在現場熱賣的同時,也通過電商直播等方式拓展銷路。
“吆喝聲中”政策直達百姓
7月6日傍晚,日照莒縣夏季“海洋大集”暨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進社區活動在莒縣大湖小區舉行。
莒縣商務貿易綜合服務中心商貿流通服務科科長曹曉東介紹,為進一步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刺激城鄉消費活力,莒縣商務局聯合相關企業在7月至9月開展莒縣夏季“海洋大集”暨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進社區活動,活動依託全縣500余個銷售網點,在全縣各鄉鎮街道人流量較大的社區開展下鄉展銷,計劃舉辦30余場。
“我們這個活動在村裏反響很好。”活動組織方、雅迪莒縣區域負責人董世英介紹,“佈置完現場之後,我們就用麥克風吆喝幾聲,老少爺們都很樂意出來看看。”
今年以來,國家在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加力擴圍,帶動各類消費品銷售額持續增長。以電動自行車為例,截至6月4日,全省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36.2萬輛,帶動銷售超720億元。
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依然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有些人不太了解政策,我們會專門設置播放宣傳片和知識問答環節,普及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政策,還準備了臉盆、小喇叭等小禮品作為問答環節的獎勵。”董世英説。
莒縣已有雅迪、小鳥、愛瑪等10余家電動自行車企業參加了“海洋大集”活動。今年以來,全縣累計銷售電動自行車7367台,實現銷售額2373.83萬元,補貼消費者338.68萬元。
一方文化“養”一方大集
滿足老百姓不斷提高的文化消費需求,大集是個很好的載體。
“文化促消費·青春嘉年華”龍口市夏季“海洋大集”,正在龍口市嘉元保利廣場持續舉行。在非遺市集區,黃縣面塑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傅喜娜製作的面塑吉祥物受到現場觀眾熱捧。
黃縣面塑起源於古代祭祀活動,古人用麵粉做成各種造型祭祀海神,後來逐漸演變成地方民俗,面塑能做的造型也越來越多,結婚用的“龍鳳呈祥”、老人過壽用的“九桃一手”等都是受歡迎的産品。
文化搭臺,消費唱戲。非遺“邊看、邊玩、邊學、邊買”的沉浸式消費模式,讓古老技藝煥發新光彩。6月以來,龍口市夏季“海洋大集”非遺市集銷售額突破32萬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養一方文化。”山東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認為,山東大集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可以將文化、消費等進行有機融合,推介地方特色産品,營造消費場景,提振鄉村消費。 (大眾日報記者 孫源澤 許金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