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擺攤售賣肥城桃。通訊員供圖
8月22日,2025肥城金秋品桃季啟動儀式新聞發佈會舉行,拉開了2025金秋品桃季序幕。本屆品桃季以“品肥城桃·赴秋日約”為主題,將持續至9月底。
科技賦能 守護“群桃之冠”
肥城桃被譽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歷史,曾獲國際博覽會金獎、中國地理標誌名優産品獎等殊榮。近年來,泰安肥城市深入實施肥城桃傳承保護與品質培優工程,堅持以品質引領和品牌驅動為核心,持續推動産業規模穩步擴大、品質效益持續提升。
深化校地合作,強化科技支撐。肥城聘請國家桃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姜全擔任組長,成立肥城桃産業技術專家指導組,為産業發展提供智庫支持;與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合作共建肥城桃産業創新研究院,聚焦關鍵技術瓶頸,協同開展品種選育、技術研發、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等工作,助力肥城市成功入選國家桃産業技術體系科技示範縣。
推進選優復壯,提升品質效益。肥城全面開展桃種質資源普查,建成2.67公頃種質資源圃,收集保存資源147份,自主選育新品種5個,引進示範優良品種20余個,被評為首批省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單位,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能力不斷強化;組建佛桃標準化生産聯盟和桃産業聯合體,制定並推廣12項技術標準,出版《肥城桃産業技術規程》;依託專家指導組與産業研究院建成肥城桃山地現代高效栽培示範園,不斷提升生産標準化;以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為依託,打造肥城桃數字科技示範園,該園獲評“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新建智慧避雨溫室8000平方米、冬暖式大棚10座、防雹網示範基地66.67公頃;自主研發肥城桃智慧生産管理系統,構建“智慧分析+專家指導+實地操作”一體化管理模式,基地數字化水準持續提高。
強化品牌建設 擴大市場影響力
肥城推出“肥城好品”區域公用品牌,將肥城桃等74種特色優質農産品納入體系;委託中國品牌農業戰略推進中心對“肥城桃”區域公用品牌進行戰略升級,明確“中國桃文化發祥地”定位,深化“肥城桃,文化桃”內涵。“肥城桃”先後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好品山東”和“泰好吃”區域公用品牌,品牌認知度、美譽度和競爭力顯著提升,品牌價值評估達41.12億元。
數字化流通 助桃農挑上“金扁擔”
如何能吃到好吃又純正的肥城桃?市民不僅可以步入桃園,感受桃子的馨香,還能通過電商足不出戶品美味。近年來,肥城市持續深化“電商+”融合發展路徑,拓展線上經濟空間,推動“肥城桃”借“雲”出海、走向全國,實現從“扁擔挑、小車推”的傳統産銷模式向“早上在枝頭、下午在路上”的現代數字化流通轉變,助力更多桃農挑上“金扁擔”,駛入數字化“快車道”。
拓展多元平臺,推動優質優價。肥城積極對接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推進肥城桃實現規模化、標準化銷售;承辦山東省“好品山東·商行天下——全國重點電商平臺走進産業帶”活動,吸引淘天集團深入産地實地選品;支持本地企業在京東平臺設立“肥城好品館”“肥城助農館”等旗艦店舖,預計帶動新增線上銷售額超千萬元,顯著提升肥城桃品牌輻射力和市場佔有率。
完善物流體系,保障高效交付。肥城構建覆蓋市、鎮、村三級的電商服務網絡,實現“生産基地—冷鏈倉儲—電商平臺—配送終端”的全鏈條覆蓋,做好標準化分級、冷鏈物流、全程品控各環節工作,夯實高端市場供應基礎;與順豐、京東、郵政等物流企業深化合作,在果園設置臨時攬收點,提供現場打包和直髮服務,實現省內24小時送達,京津冀、江浙滬等重點區域24至48小時極速達。自7月起,50天內累計發貨62萬單。
培育直播業態,促進産地直銷。肥城大力發展直播電商,聚焦果農、返鄉青年等重點群體,系統開展主播培訓8期,累計培育主播260人次。引導品牌企業和國有機構走進桃園開展原産地直播,真實呈現桃果生長環境與優良品質,以品牌故事增強消費者信任,逐步形成親和、規範、可持續的直播生態,助力更多桃農共享電商發展紅利。
2025肥城金秋品桃季期間,肥城誠邀四海賓朋品佛桃、遊古邑、賞秋韻,在“君子之邑”共赴一場難忘的金秋之約。(泰安日報記者 鄭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