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第七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濟南開幕。濟南市副市長謝堃,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秘書長梁瓊麟,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沈毅,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浩,山東建築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于德湖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本次大賽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辦,濟南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建築大學共同承辦的國內機器人領域最具公信力的研究生頂級賽事。
開幕式上,濟南市委人才辦負責同志推介了濟南青年人才政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同志發佈了《濟南市機器人産業技術人才需求與應用供給場景清單》,有關評審專家代表和參賽學生代表進行了賽前宣誓。
據悉,本次大賽以“具身探索智築未來”為主題,將機器人産業技術需求對接與人才雙選會作為核心活動之一,有力促進人才活力迸發,充分釋放“大賽”的品牌輻射力與資源聚合效應,以賽事為紐帶,全面展示濟南在機器人領域的科研創新實力、産學研融合成果及人才培育生態,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強化“天下泉城人來無憂”人才服務品牌認知,吸引全國機器人領域高端人才紮根濟南,助力打造黃河流域機器人産業發展新高地。
2024年10月,第六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在瀋陽舉辦,經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審議同意,第七屆大賽成功落地濟南。大賽報名通道正式開啟以來,來自全國224家培養單位的1545支隊伍參賽,較去年增加330余支隊伍。為保證大賽評審工作公平公正,大賽組委會邀請70家單位159位專家擔任初賽評委。8月27日大賽初賽評審完成,最終來自104家培養單位的325支隊伍入圍決賽。
作為國內機器人創新領域的高水準賽事,本屆大賽呈現出三大顯著特點:一是人才聚集效應顯著,吸引了全國頂尖研究生創新人才同臺競技;二是技術前沿性突出,匯集了人機協作等機器人領域最新研究成果;三是産業帶動性強,通過搭建産學研合作平臺,為濟南、山東乃至全國機器人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大賽期間,濟南還同步啟動機器人産業高品質發展懇談會、機器人産業發展對接交流會、機器人産業人才雙選會、機器人産業技術需求洽談會、機器人産業及城市文化研學交流等5場活動,進一步深化賽事成果轉化,推動人才鏈、教育鏈、産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通過“以賽引才、以賽促研、以賽興業”的辦賽模式,全方位搭建起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需求對接的橋梁,為參賽項目提供投融資對接、成果轉化等配套服務,切實將大賽的創新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
作為承辦方之一,山東建築大學在智慧控制和機器人方向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近三年獲得代表性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在多軸高速機器人、專用機器人、機器人與智慧製造控制系統研究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部分技術已經與行業展開推廣應用。
同時與會專家學者還現場參觀了決賽團隊有關機器人領域的成果展覽,國網智慧、蘭劍智慧、優寶特、奧太電氣等濟南市重點機器人企業就企業發展、市場前景、人才培育等進行了整體推介。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組委會秘書處、哈爾濱工業大學;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建築大學;市委組織部、市委金融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投資促進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協,各區縣(功能區)黨委組織部人才工作分管負責同志,有關專家以及1300余名機器人領域的研究生選手出席活動。(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 郝磊 攝影 王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