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全球54個國家 看煙臺蘋果的“出海密碼”
2025-10-21 10:15:53來源: 煙臺日報編輯: 李煒責編: 李煒

  原標題:品牌價值超158億元,年出口量56萬噸,暢銷全球54個國家——煙臺蘋果的“出海密碼”

  年出口量56萬噸,暢銷全球54個國家,品牌價值高達158.37億元……這份閃亮的“成績單”屬於煙臺蘋果。一顆顆紅潤飽滿的煙臺蘋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新鮮度,從中國的果園“旅行”至全球消費者的餐桌上。

  從“闖市場”到“樹品牌”,從“遇壁壘”到“破壁壘”,從“排隊等”到“秒通關”,煙臺蘋果的出海之路越走越寬。這場精彩的“全球旅行”,是煙臺海關通過強化品質監管、破解貿易壁壘、優化通關模式所打造的一條高效、安全的“綠色通道”。

  從“闖市場”到“樹品牌” 信譽加持讓價值倍增

  煙臺蘋果是中國現代蘋果的發源地。截至目前,“煙臺蘋果”品牌已連續15年位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首,2024年品牌價值達158.37億元,成為全國果業品牌化的典範。

  隨著我國出口高端水果市場在國際市場佔比的持續提升,高端果供不應求。目前,煙臺蘋果已遠銷美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等54個國家,年出口量達56萬噸。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海關與地方政府、龍頭企業共同築牢的品質防線。

  “我們聯合地方政府開展兩輪煙臺蘋果産業高品質發展行動,改造升級老舊蘋果園近140萬畝,出口蘋果果園註冊登記159個,不斷提高出口果園的管理效率和果實品質。”煙臺海關駐芝罘辦事處稽查一科副科長張成敏介紹。

  此外,海關創新打造“企業+基地”標準化生産模式,實施全鏈條關鍵環節標準化管理,精準監測檢疫性有害生物以及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確保從田間到車間各生産加工環節符合目的國家或地區的相關要求。

  品牌價值的提升直接體現在價格上。如今,煙臺紅富士在東南亞市場的售價較5年前上漲30%到50%,與智利、美國蘋果同臺競爭時,憑藉“安全可追溯”的標簽贏得了更多訂單。

  從“遇壁壘”到“破壁壘” 主動作為讓市場更寬

  “還記得2022年,某國際市場宣佈恢復中國仁果類水果進口,這對煙臺蘋果是重大機遇,但也意味著更高的標准考驗。”張成敏説,“我們第一時間組織專家解讀檢疫要求,重點記錄其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及實施的生物或化學防治措施,確保每一批出口蘋果都符合標準。”

  面對國際市場日趨嚴格的技術門檻,煙臺海關率先推動建立我國北方首個水果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通過加強國外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研究,動態跟蹤東南亞、美加澳等重點市場法規標準變化,整理推送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指導企業做好種植期間的監測調查,規避貿易風險。

  “以前最怕國外突然變規,現在有了評議基地,新規一齣來就會收到推送,我們能及時調整生産標準。”齊魯泉源供應鏈有限公司經理趙立新説。

  截至目前,煙臺海關已對外推薦註冊標準化果園及包裝廠372家,推動“企業+基地”模式全覆蓋,實現從種植到出口的全鏈條標準化管控,為農産品貼上“高品質”標簽。

  從“排隊等”到“秒通關” 效率改革讓新鮮直達

  幾年前,保鮮蘋果出口還面臨著“查驗排隊、證書跑腿”的困擾,遇上旺季,企業常常要為保鮮期焦慮。

  針對農産品保鮮期短、出貨急的特點,煙臺海關開通了鮮活易腐農食産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提供節假日預約通關服務。同時,海關積極推廣屬地查檢業務管理系統,方便企業在線辦理預約查檢,疊加檢驗檢疫證書“雲簽發”“樣捷通”、抵港直裝等便利化措施,大幅縮短了農産品通關時間。

  2025年,在優化監管模式的基礎上,煙臺海關開展農食産品“批次檢驗(檢疫)”模式,實現企業即報、即驗、即放,明顯降低船舶因等待檢驗而滯期的風險。

  “通過新模式出口蘋果,從申報到放行比以前快了近3天,水果運到東南亞市場時依然新鮮飽滿。”首批試點企業棲霞德豐食品有限公司貿易部經理杜永斌説。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煙臺海關轄區已出口保鮮蘋果11.3萬噸,同比增長39.7%。

  煙臺蘋果的出口變遷,是中國農業走向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從科技賦能的智慧監管,到效率提升的通關革命,再到品牌引領的價值升級,海關始終與産業發展同頻共振。海關將繼續以更優監管提供更大便利,讓更多“煙臺味道”走向世界,讓煙臺蘋果的“全球旅行”走得更穩更順,見證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韌性與活力。(YMG全媒體記者 王鴻雲 通訊員 王曉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