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臨雙向奔赴 打造對口合作“升級版”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加大差異化政策支持力度,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等振興發展。
自濟南、臨沂結為對口合作城市以來,兩市持續深化産業對接協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聚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協同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一批更具標識度、影響力、示範性的合作項目,兩地協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11月12日,濟南—臨沂對口合作暨協作幫扶聯席會議在濟南召開。濟南市委書記劉強,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與臨沂市委書記張寶亮,市委副書記、市長于勝濤出席。
對口是責任所繫,合作是發展所需。
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與革命老區臨沂攜手共進,正是增強區域協調性、推動老區振興的生動實踐。此次聯席會議在延續前期合作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協作層次,攜手推動高品質發展。
飛地共建,激活老區産業動能
産業是區域合作的核心引擎,而濟臨經濟協作區則成為兩地産業深度融合的“主戰場”。
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按照《方案》,濟南、臨沂兩市以建立對口合作關係為契機,在蒙陰縣共建濟臨經濟協作區,著力打造革命老區對口合作亮點工程。
對口合作中,兩市通過共建“飛地經濟”,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康養設備及食品製造、現代商貿物流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探索“濟南總部+蒙陰生産”“濟南研發+蒙陰轉化”模式。
位於濟南高新區的蒙陰(濟南)人才科研飛地,建築面積2039平方米,設置150余個研發工位及共享服務設施,已入駐山東鑼響汽車製造、山東環邦電子等企業。
其中,由山東環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建的前沿技術工作室,通過市場化運營,讓企業創新活力更足,經濟發展動力更強,研發的鈮鐵係納米晶體材料達到國際頂尖技術水準,共同建成國內第一條納米晶體粉末材料生産線。蒙陰縣還通過飛地連結濟南高校院所資源,與濟南大學20位專家教授達成17項技術成果合作轉化,讓濟南的科創優勢轉化為臨沂的産業優勢。
濟南蓋世智慧供應鏈樞紐等企業在濟臨經濟協作區設立分廠或合作機構,不僅促進了産業的合理佈局與協同發展,還積極打造濟南臨沂新能源貨運專線,推動貨運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這種“飛地經濟”模式,不僅有效破解了老區高端人才與技術資源的瓶頸,更推動兩地産業協作從單一項目對接邁向創新生態共建。隨著更多科研成果在臨沂落地轉化、更多産業鏈條實現跨區域協同,為革命老區産業升級與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雙城樞紐,織密內外開放通道
産業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物流體系的強力支撐。濟南是“北方商貿物流中心”,臨沂是“國家商貿物流樞紐”。自2022年聯合申報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以來,兩市以“雙城協同、優勢互補”為核心,樞紐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在2024年績效評價中同獲最高A等成績,是首批9組15個示範創建城市中唯一連續2年獲評A等成績的城市(群)。
在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濟南董家鐵路物流樞紐、小清河濟南港綜合貨運樞紐等15個樞紐項目位於濟南“四港三區”內,融合了鐵公水空多種運輸方式,並實現了通江達海;臨沂建成了臨港疏港鐵路工程、山鋼永鋒臨港鐵路物流園支線永鋒專用線等鐵路專用線,有效串聯30多家不銹鋼産業鏈上下游企業,供應鏈集成效應凸顯。
在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濟南郭家溝至大石家鐵路連接線、臨沂疏港鐵路等鐵路專用線的建設穩步推進,為打通濟南至臨沂的物流大通道,進而聯通東部沿海、成渝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以及西部地區提供了有力支撐,拓展了兩地的物流輻射範圍。
濟臨重點項目實現了共建共享共用。依託“齊魯號”運營平臺,中歐班列濟南、臨沂集結中心實行統一調度運營,成功暢通了“1+6”省會經濟圈“零散集結,整列始發”的區域一體化合作模式。利用“陸海通”平臺加強濟南董家街道和臨沂濟鐵物流園內陸港的共享共用,並與青島港、日照港互聯互通,構建形成暢通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通道,有力帶動物流資源集聚,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從産業配套到全球聯通,濟臨物流樞紐的深度聯動,不僅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更讓兩座城市成為沿黃流域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資源互享,繪就合作發展新圖景
産業與物流的緊密協作,讓濟南與臨沂的聯繫愈發緊密,而地域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的天然優勢,則為兩地合作發展打開了廣闊空間。
4月2日,“濟臨有約·沂起賞花”春賞沂蒙好風光(濟南)推介會在大明湖自然廣場舉行,這場集産品展示、線路發佈、互動體驗于一體的文旅盛宴,開啟了濟南與臨沂兩地文旅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同時,兩市還推出精品線路和優惠政策,精心規劃了“春賞沂蒙好風光”之“上春山·悅沂蒙”“遊田園·賞百花”“趣露營·享靜好”等主題線路和“1+4”精品特色線路,面向濟南市民推出系列優惠政策。
5月7日,濟南市衛生健康委赴臨沂市蒙陰縣開展醫療幫扶義診活動,圍繞群眾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疑難病詳細講解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併為群眾提供現場檢查服務,讓老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公共服務。
此外,濟南市歷下區教體局舉辦第二屆名師建設工程人選培訓活動,邀請臨沂市沂水縣教體局200位名師、名班主任共同參與線上線下融合的集中研訓,共同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
從醫療到教育,濟臨兩地的合作不斷拓展廣度與深度,而這樣的紮實積累,也為兩市對口合作向著更系統、更全面的階段邁進。
11月12日,濟南—臨沂對口合作暨協作幫扶聯席會對下一步濟臨對口合作明確了重點:在前期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十五五”時期對口合作,項目化、清單化、臺賬化推進合作事項落地落實,深入推進産業協同發展,提升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水準,協同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動文旅融合,持續強化要素保障,攜手開創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濟臨同心,攜手前行。兩市對口合作之路走得穩、走得實!(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 丁梅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