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中國經濟不會塌方下滑 房價已有效控制

2017-01-11 16:13:32|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國新辦10日就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深化供給側改革舉行發佈會,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回應了諸多經濟熱點問題:中國經濟不會出現“塌方式”下滑和“硬著陸”;宏觀稅負總體並不高,去年為企業降負約1萬億元;最近房價得到有效控制,正制定長效機制;中國總杠桿率處中等水準,但要積極降低企業杠桿率。

  談中國經濟

  ——不會“塌方式”下滑 去年經濟總量會突破70萬億

  在回應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的預言時,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而且確保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中國經濟“塌方式”下滑、“硬著陸”不可避免,這些預言和預判都會落空。

  徐紹史透露,2016年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預計GDP全年增速可以在6.7%左右,經濟總量會突破70萬億人民幣,增量大約是5萬億,在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表現也是突出的。

  徐紹史還透露了一系列重磅數據:城鎮新增就業已經超過1300萬,預計全年進城落戶人口可以達到1600萬左右,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49萬易地扶貧搬遷已經完成,600萬套的棚戶區改造任務也已經完成。

  談企業稅負

  ——宏觀稅負總體不高 去年為企業降負約1萬億元

  在回應最近熱議的企業稅負話題時,徐紹史認為,一些個案具有它的特殊性,不必過分解讀。財政部、稅務總局分別從稅制改革和稅負構成的角度作了分析和回應。他們的結論是,中國宏觀稅負的水準總體上並不高。

  “我也總體上贊同,與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持有相同的看法。”徐紹史表示,中國的市場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依然是外資最佳投資國之一。同時也非常關注這些企業的訴求,通過簡政放權、減稅降費來降低企業的成本。

  徐紹史透露,去年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大數大概1萬億左右。其中,減稅降費共有5500億,企業用能成本大數減少了2000億,去年1—11月份大數利息減少了787億,物流成本降低了350億左右,制度性交易成本實際上也有所下降。

  談房地産

  ——最近房價得到有效控制 正制定長效機制

  在談到房地産去庫存時,徐紹史透露,連續9個月庫存都在下降。去庫存,現在碰到的矛盾是一二線城市的高房價,三四線城市的高庫存,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分城施策。

  “最近房價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正在制定房地産業健康平穩發展的長效機制,包括一些法律法規規定和財政金融政策。”徐紹史稱。

  徐紹史表示,當然,去庫存還要考慮到有一億人要進城。要把棚戶區改造的貨幣化安置和城鎮化過程中消除三四線城市的庫存結合起來。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談債務問題

  ——總杠桿率處中等水準 積極降低企業杠桿率

  在被問到中國的債務問題時,徐紹史指出,中國的總杠桿率在主要經濟體當中還是處於中等水準,並不明顯偏高。從數據來看,在250%左右,大體上跟美國相當,低於日本、西班牙、法國和英國。

  徐紹史透露,政府和居民的杠桿率在主要經濟體當中是最低的,非金融企業的杠桿率偏高,測算的結果大概有150%左右,是高於其他一些主要經濟體的。

  “企業杠桿率高跟融資方式有關係,由於資本市場不發達,所以我們大量的融資方式是銀行貸款這種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不高,所以企業負債水準較高。”徐紹史指出,要積極降低企業杠桿率,防範企業高杠桿率帶來的風險,但也不必過於擔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