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牌控制”、“共享單車”成專題審議會熱詞

2017-01-18 10:52:51|來源:新華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新華網上海1月17日電(張琴)上海自去年3月24日起開展道路交通違法行動大整治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未來上海如何鞏固整治效果?什麼問題亟待解決?在17日上午舉行的市人大專題審議會上,代表們一次次“搶話筒”,就“從嚴科學規範管理,建立健全道路交通管理長效機制”話題爭相發言。

  車牌總量要控制

  “上海是一個特大型城市,我們的道路資源是有限的,但車輛總數總在不斷地增加。一邊是道路資源極其有限,一方面發放牌照市民希望多一點,這就是一個平衡點的問題。”許麗萍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對前瞻性的問題要有預判、有對策。

  錢翊樑代表認為,什麼情況下要怎麼控制車牌發放必須要明確,不能每年都是“新增10萬輛”不變。“如果一年不少於10萬輛的車牌,那麼3年30萬輛、5年50萬輛,到了1000萬的時候,你即使不開車,車可以停在什麼地方?必須要科學控制。”

  執法管理要柔性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交通整治的目的,不僅僅是管住交通、保持暢通,更主要的整治目的是為全體市民提供一個安全、便捷、良好的出行環境。”劉民鋼代表認為,要避免“為整治而整治”,交通管理要充分考慮市民的生活要求。“比如説在上海很多大醫院、急診室門口可以設置一些臨時的停車點,讓這些病人可以下來。”

  黃蓓代表建議柔性地合理分配道路資源,比如居民區附近的支馬路可以精細化、人性化地開放出來作為夜間臨時停車場,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

  共享單車要監管

  共享單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亂停亂放現象也屢見不鮮,給城市管理增加負擔。陳松菊代表建議規劃統一區域,“未來這些平臺應該監管起來,可以到處停但必須要有規範。”

  于廣輝代表認為,共享單車大量出現,分屬各種公司,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可以嘗試由一個牽頭組織建設統一APP,採用第三方支付的形式,提高共享單車使用效率的同時方便監管。

  此外,朱如安代表認為,“一方面滿大街的橙黃藍綠的共享單車受到市民熱捧,另一方面我們的道路卻沒有同步規劃發展。”建議上海的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儘快跟上新需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