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開春,300萬斤上海節水抗旱稻稻種,將在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大面積撒播,預計播種面積將在100萬至150萬畝。據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透露,這批種子去年已被搶購一空。
這意味著曾獲得上海科技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的“節水抗旱稻”正走向市場,走上百姓餐桌。科學家團隊成立節水抗旱稻研發公司“天谷生物”,覆蓋從研發到米業的全産業鏈。同時,上海節水抗旱稻也在東南亞、非洲等10多個國家開始試種。
旱稻産量與水稻持平,節省50%以上灌溉水
水稻每年要“吃”掉全國50%以上淡水,農藥、化肥灑在水中,只有30%被吸收了,其他都流入了江河湖海。也不是所有地區都能支撐“泡著”種稻,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説,以水土資源現有的生産力水準測算,要實現2020年的糧食增産任務,水的缺口在1200億立方米左右。
如何讓水稻既少“吃水”,又能使得佔我國稻田70%的缺水型中低産田煥發生機?這是羅利軍團隊孜孜以求的。十多年前,他們從世界上第一個旱稻不育係中育成首個雜交旱稻品種。它既節約水———只需基本的生理用水,不必全生育期建立水層,每畝節水50%以上;又能粗放生長,免耕栽培、旱種旱管,在“望天田”裏也高産,畝産超過600公斤,産量毫不遜色于傳統水稻。
這些年,節水抗旱稻陸續在安徽、江西等地試種。幾年下來農民發現,在水量充足年份,節水抗旱稻的産量、米質與水稻基本持平,但能節省50%以上的灌溉水;一旦遭遇大旱,旁邊田裏的水稻葉子卷了,谷殼空了,節水抗旱稻仍能保持平均300-400公斤/畝的産量。
紮根藥谷,孵化首個“綠色超級稻”
一開始,旱稻研究更多考慮的是國家的糧食安全,羅利軍始終希望自己培育的水稻新品種能夠造福農民,成為百姓的“盤中餐”。“要知道,現在水稻的祖先野生稻,原本就有水生和旱生雙重屬性,只不過那時旱稻産量低,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選擇了水稻,拋棄了旱稻而已。”羅利軍説。
好種子只有走向市場才有活力,經過十多年科研攻關,上海節水抗旱稻已育出秈型和粳型雜交稻等數十個新品種,米質達國標優質米2級。其中秈稻在廣西百色、安徽阜陽、湖北國家糧食主産區等地已經種植了百萬畝。
更符合上海人口味的還是粳稻,去年新育成的粳稻新品種“滬旱61”在上海種植幾百畝,反響良好。這一品種的畝産量與已在全國大面積推廣的浙江稻米“秀水”系列品種相當甚至産量更多、稻米品質則提升1-2個檔次,同時它可減少灌溉用水50%以上,減少化肥30%以上。據羅利軍透露,今年這一品種將在上海和浙江安吉兩地種植上千畝,以每畝産量500公斤計算,産量可達500噸以上。
如今,“天谷生物”已落戶張江藥谷,致力於構建以節水抗旱稻為代表的“綠色超級稻”産業化平臺。羅利軍透露,研究團隊正在試種節水抗旱稻新品係,有望成為國內第一個“綠色超級稻”。它除了具有節水抗旱的特性,其畝産量更是高達646公斤,米質也達到了國優3級米標準。(沈湫莎)
相關連結
何謂“綠色超級稻”
2005年,以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啟發為首的科研團隊首次提出“綠色超級稻”計劃。在他們描繪的“和諧稻田”中,水稻被賦予了三種“美德”,即基本不打農藥、少施化肥和節水抗旱。當然,保持適中産量是基本前提。
2010年科技部批准立項了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綠色超級稻新品種培育”。2014年,作為科技部863計劃農業技術領域的唯一重大項目,綠色超級稻項目得到延續資助。
“綠色超級稻”不僅是指具有綠色性狀的新品種,它還代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的育種新理念和“高産、高效、生態、安全”的栽培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