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分沙 泡沫火焰 上海科技館科學秀點讚一片

2017-02-06 17:20:35|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一個孩子闖入化學實驗室,看到一缸水和紅、黃色兩杯沙子,好奇的他把手放進水缸,水變黑了。接下來,水中分沙、泡沫火焰、泡沫噴泉、乾冰瀑布,實驗室裏的一系列“怪事”讓孩子目瞪口呆……

  這不是魔術,而是上海科技館春節假期裏一場普通的科學秀《驚奇化學》。8分鐘演出,臺上沒有一句臺詞,台下觀眾瞪大雙眼,舉起手機,用眼睛和鏡頭見識了不一樣的化學奧秘。許多觀眾紛紛將科學秀小視頻分享到朋友圈或上傳網絡,贏來點讚一片。

  “科學不僅可以課堂上講,更可以鏡頭前表演。”記者見到科學秀的參與者和創作者徐湮時,很難將眼前的素雅恬淡與科普“網紅”劃上等號。她一身藏青色工作制服,完全沒有表演秀中的誇張與活躍。從2002年進入上海科技館時擔任展品管理員,到科普講解員,再到科學輔導員,如今憑藉“科學秀”成為觀眾眼中的“網紅”,她坦言僅從自己身上的角色轉換,就可以看出科普走近大眾的方式正在步步升級。

  走近科技館或博物館,照本宣科、一問一答式的科普講解曾經讓人很熟悉。許多觀眾走進科技館就是“到此一遊”,館內走走看看,偶遇講解蹭個“導遊”,離館時買個紀念品。如何激發觀眾的科學好奇心,變“走進科技館”為“走近科學”呢?徐湮和她所在的科技館展示教育團隊一直在絞盡腦汁。

  科學知識枯燥,能不能編成劇本,增加戲劇衝突;科學講述乏味,能不能編成舞臺劇,增加肢體語言和音樂舞美......這些充滿創新力的“頭腦風暴”很亮眼,但實在難為人。“我自己是旅遊專業,同事們有的學機電一體化的,有的是學物理出身,整個團隊和表演搭不上一點邊,更別提自編自演自導了。”

  五六年前剛開始在職“轉行”時,徐湮及其團隊可謂“零起點”。查資料練寫作,釋放自我學表演,惡補音樂知識,提升藝術修養,構思戲劇矛盾寫腳本......得益於科技館的專項培訓和上戲老師的專業指導,她一點點“啃骨頭”,終於成功跨界成為一名科學秀演員和導演。

  從《驚奇化學》開始,徐湮帶領團隊創作了幾十個科普表演作品,有的是科學秀,有的是科普劇,其中很多作品獲得國內科普表演大獎。例如,科普秀《聽話的水》榮獲第二屆全國科技館輔導員大賽趣味實驗賽華東賽區一等獎;《玩轉科學—摩擦》榮獲第三屆二等獎;《南北奇緣》榮獲第四屆全國科學表演大賽一等獎。而且,徐湮本人也獲得“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

  如今網絡直播正火,小視頻也站上“風口”,各式各樣的網紅中唯獨少了點“科學味”。徐湮和團隊計劃雞年開闢科普網絡直播室,《量子論與普朗克》、《科技任天堂》、《最後一支鮮花》、《南北奇緣》、《結構的力量》等一大波火爆科技館的科學秀特別適合上網直播。 “科普講解員面對鏡頭直播科學小實驗、科學現場秀,其中不乏身懷‘科學絕技’的帥哥美女呢。是被‘拍磚’還是‘送花’,就看科普內容到形式是否足夠吸引人咯。”(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