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 “90後” 創業青年就業難

2017-02-13 11:26:4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長壽路街道新年調研“意想不到”:白領麗人、“90後”、創業青年竟然就業難“就業困難戶”如何再“上市”

  雞年伊始,長壽路街道做了一項有意思的調研:街道勞動年齡段內的戶籍居民33367人,社區總體就業率94.6%。街道對160戶家庭進行就業狀況的抽樣調查後發現,如今的“就業困難戶”竟是幾類意想不到的人群——曾經的“白領麗人”生了孩子暫時辭職照顧家庭,要想回歸卻困難重重;學歷不高的“90後”面對同齡人的激烈競爭屢屢落敗;還有一些頭腦活絡的年輕人想創業,卻不懂得如何開辦公司……

  助全職媽媽“認識自己”

  34歲的蘇女士曾是新聞專業高材生,兩年前生下女兒後辭職在家照顧孩子,如今孩子稍大一點,她想回歸社會重新當個“職場麗人”。從去年年底開始,她躊躇滿志地給一些大單位投簡歷,沒想到全都石沉大海。於是她放低身段,到一些小廣告公司應聘文案,即便如此也只有一家單位對她有意向,工資待遇與預期相差甚遠。

  在街道勞動就業部門負責人看來,這些女性自身定位偏高,同時因為“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嚴重影響到了就業。她們並不善於推銷自己,不了解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

  “這些全職媽媽其實也有優勢。”街道負責人覺得,她們比起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説職業穩定性強、也更擅長待人接物。對此,街道計劃定期舉辦多樣化的招聘會,分批分行業為失業人員推薦崗位。

  讓低學歷青年找到自信

  用人單位對年輕人的畢業院校、專業和特長等要求較高,相比之下,一些學歷不高的“90後”“85後”成了就業困難戶。

  1996年生的女孩梁聰,從小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與肢殘父親相依為命。她中專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找了幾家星級酒店實習,但對方都在實習期滿後不與她簽約,這讓急著想通過工作貼補家用的她十分失望。街道就業援助員了解她的情況之後,推薦她參加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安排的職業見習,既可以為她提供崗位鍛鍊機會,同時委派經驗豐富的帶教老師帶教,豐富她的社會經驗。

  見習一個多月後,正值普陀區就促中心開展2016年普陀區職場挑戰賽,在就業援助員的鼓勵下,梁聰充分準備並參加了比賽,她甜美的笑容和真誠的態度,以及那句“完美主義”,使她很快被一家物聯網科技企業錄用,擔任前臺文員一職,工作能力得到同事們的認可。如今,梁聰白天上班,晚上讀夜大,她希望自己今後的職業道路越走越順利。

  為創業青年補齊短板

  不少“90後”“95後”家境比較富裕,並不急著成家立業,而是希望展示自己的才華。街道負責人感到,年輕人雖然創業點子多,但對於如何運營公司、控製成本卻急需專業指導。

  “創客鳥巢”就是為這樣的創業者所準備。位於談家渡路139號長壽鄰裡分中心二樓的“創客鳥巢”,是由第三方運營的創業服務空間,既可以為創業者提供流動工位,還開設創業培訓、註冊指導、孵化對接、政策扶持等服務。

  在這裡免費辦公的羅放就是一名“90後”創業者。這裡的創業導師為他量身定做了一份“創業指導規劃書”,聘請普陀區開業指導講師團創業導師進行創業前指導,面對面地進行企業運作及管理方法上的指導,解讀各項創業補貼政策。

  長壽路街道副主任陳靜介紹,“創客鳥巢”還能在年輕人創業路上提供更多幫助,包括提供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扶持、孵化基地對接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