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3年千余部作品億次播放暖人心

2017-02-16 14:14:09|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記者蔣竹雲王翔

  “我苦苦追尋那人世間的大愛無疆、大道無垠,我執著地求索在漫漫路上那傳頌和不朽的真愛,追尋我生命的那份純真……”在歌曲《追尋》動人的旋律下,一個個聚焦凡人善舉、講述逐夢故事的微電影鏡頭,在大光明電影院1號放映廳的大銀幕上閃現,講述著中國共産黨九十五載光榮歲月中,千萬上海市民夢想綻放的感人故事,令人動容。

  昨天下午,“光榮城市·夢想綻放———黨的誕生地的故事”市民微電影節在大光明電影院舉行。大銀幕上放映的正是本次微電影大賽的獲獎影片集錦,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艱辛也有溫情,微電影中一個個為夢想砥礪前行的真實故事,溫暖了冬日的申城。

  家庭命運折射城市更新

  51天拆除57.7萬平方米違章建築……2015年10月,閔行區華漕鎮許浦村的拆違和綜合整治工作創造了令人驚嘆的“許浦速度”,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曾三次到許浦村調研並實地指導。本次大賽上,由文匯報社和閔行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以許浦村“五違”整治工作真實案例為藍本拍攝的微電影《許浦號》榮獲了法制專題獎。

  “我是一名黨員,我們家不拆,老百姓怎麼服氣?”《許浦號》中的這句臺詞引出了故事的矛盾衝突點,也真實體現了許浦村拆違工作成功的關鍵。昨天活動現場,許浦村黨總支書記錢國忠介紹,拆違工作最大阻力在於所涉及的經濟利益。“黨員必須帶頭作出犧牲,這是每個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因為“公平正義”在拆違工作中得以體現,村民拆違的自覺性大大提升,許浦村面貌也煥然一新。

  “《許浦號》的成功,反映了本次大賽參賽影片的共同特點——現實、真實、紮實。”擔任本次微電影大賽評委的著名紀錄片導演王小龍坦言,此次大賽的參賽作品品質大大超過了他的預期,“這些影片表現的是當下的上海,是市民熟悉的日常,通過真實的鏡頭和演出,將所蘊含的情感扎紮實實地傳遞給觀眾”。

  真實的力量讓作品深入人心

  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汪天雲已經連續三年擔任微電影大賽的評委。他表示,三年來,參賽者不再僅僅是普通市民,越來越多區委辦和專業機構參與進來,使影片數量和品質都有“跨越”,題材上不僅關注凡人小事,也聚焦大時代大格局。“雖然是微電影,但影響是巨大的。”

  “要在10到25分鐘裏講好一個故事,以小見大,微電影創作的難度反而比大電影更大。”作為頒獎嘉賓,著名演員奚美娟在現場表示,上海有這樣一個市民微電影節非常好,這讓更多人能走近那些有精神亮點的普通人。另一位重量級頒獎嘉賓、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也充分肯定了微電影的傳播力,並對微電影的發展前景充滿希望。

  林旭堅是一名80後導演,由他創作的微電影《安樂》獲得了此次大賽劇情類金獎。在他眼中,核心價值觀微電影作品不應該是簡單地宣教,而是對於真實故事的娓娓道來,作品越貼近真實,越能深入人心。

  “陪伴才是最好的關懷。”林旭堅説,兩年前爺爺過世帶給他很大的觸動。“老人家最希望的是最後的時間能和親人一起度過。”這讓他決心拍攝微電影《安樂》,通過一家養老院的日常生活,折射在城市老齡化的時代背景下,老人們對親情陪伴和精神關懷的渴望。呼籲更多人不要給摯愛親人留下遺憾,讓安樂不再孤單。

  打造微電影主題活動品牌

  2014年至今,上海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市民微電影主題活動,累計徵集到1800余部微電影作品,通過網絡視頻平臺、新媒體、電視臺、電影院線等渠道進行展播,僅土豆網微電影展播專區播放量就達9800萬次。小故事、小人物承載著大時代、大情懷,一個個微電影故事成為鮮活的價值觀、有形的正能量,讓溫情和大愛涌動在城市每個角落。

  三年來,市民微電影主題活動已經成為上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品牌,也得到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去年舉辦的中宣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活動中,上海有15部影片獲獎,一等獎項獲獎數量全國第一,獲獎總數位居全國第二,文匯報出品的2部影片也在活動中獲獎。通過微電影這一更具互聯網傳播力的藝術樣式,呈現城市生活中的凡人善舉、美好情感,已經成為上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

  作為市民微電影主題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本報三年來積極組織、創作了幾十部正能量微電影作品,其中獲獎作品近20部,斬獲包括金銀銅獎在內的各大獎項。本報社新媒體中心也連續3年獲得優秀組織獎,用微鏡頭譜寫城市風采,為凡人夢想點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