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增收

2017-02-16 11:43:36|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記者薄小波)上海正在開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設施用地佈局規劃,促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健康有序發展,以此帶動“三農”事業及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記者昨天從市農委獲悉,本市農業含金量越來越高,涌現出一批“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示範亮點。

  山陽田園是一個集農業生産、種植、採摘、體驗、住宿、餐飲、主題活動、科普、露營遊于一體的鄉村旅遊體驗中心,現已建成遊客接待中心、多功能活動室、田園大草坪、仙人掌基地等項目。這種新的觀光農業業態將原來單一的種地效益提高了不知多少倍。山陽鎮漁業村又名金山嘴漁村,與金山三島隔海相望,是上海最早的漁村也是最後的漁村。2011年起,漁村以村莊改造為牽引,修舊如舊,村莊面貌煥然一新。青磚、黑瓦、馬頭墻,移步有景、處處成景,最大程度還原了老街漁村的古韻。漁民老宅改造成了精緻、時尚的客棧開門揖客,還建成漁具館、媽祖文化館、海漁文化館、漁樂館、民間收藏館、漁家茶室等。如今漁村已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併入選上海市十大“我喜愛的鄉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四星級示範基地、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同時還是上海影視拍攝推薦取景地。  

  鑫博海公司則是滬郊著名的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依託廊下現代農業園區及周邊豐富的農副産品資源優勢,公司以“中央廚房”為核心,以美食廣場、超市、團餐服務為終端,串起“從田頭到餐桌”一體化完整産業鏈。公司目前六個車間、八條生産流水線,日産30噸各類食品,日供12萬人用餐。公司將農村專業合作社基地和種植農戶納入一體化産業鏈的始端,至目前已有近30個訂單式簽約基地,通過與農民建立聯結機制,在農業增效的同時每年帶動農民增收達900萬至950萬元。  

  金山區草莓研發中心是集草莓生産、科研、採摘、觀光、會務、餐飲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總投資1億元的上海聯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日産雙孢蘑菇10噸,完全實現了工廠化、標準化、自動化,全年每平方米的産量是農民傳統生産的20倍。在促進農業增效的同時又是生態循環農業,可以有效解決當地廢棄農作物秸稈焚燒和畜禽糞便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凈化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近幾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産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産業體系。據市農委介紹,上海已推薦金山區、崇明區成功申報全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目前,金山區確定試點類型為産城融合型,重點圍繞形成一批休閒旅遊、農産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專業特色小城鎮的目標,聚焦休閒農業和農産品加工業,推進三産融合發展。崇明區確定試點類型為功能拓展型,將重點發展農業與旅遊業、文化創意農業、能源工業相結合衍生出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創意農業等新型業態項目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