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樓市"冬眠" 專家表示二季度或迎入市良機

2017-02-17 09:02:56|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立春已過,滬上樓市仍在“冬眠”中,一手房零星推盤,二手房交易量冰凍,市場觀望氣氛濃重。各大房企積極尋找出貨的合適時機,而這個時機,也是有需求的購房者一直期待的。專家提醒,若二季度房企有實質性降價措施,即是入市機會。

  二手房 區域價差繼續縮小

  2017年第一個月,本市二手房成交9100余套,環比下跌30.3%,為60個月以來月度最低值。近年來,上海正常的月成交量平均為2萬套左右,而一月份的成交量還不足正常水準的半數。

  上個月,上海二手房指數為3968點,環比下降28點,跌幅環比擴大0.50個百分點。截至2017年1月31日,全市二手住宅掛牌量為168963套,較前一個月下降1.38%。全市130個版塊中,下跌版塊94個,佔比72.3%;持平版塊21個,佔比16.2%;上漲版塊15個,佔比11.5%。下跌版塊價格整體下跌1.01%,跌幅環比擴大0.30個百分點。不少仲介反映,外環周邊剛需區域來客量只有平時雙休日的三四成,中心區域以改善為主,來客量更少。有仲介向記者透露,“客戶以簡單諮詢為主,帶看較難。”

  從成交價格和所屬版塊的情況來看,整體上二手房呈現或多或少鬆動。郊外區域的唐鎮、市區的大寧、市中心的新天地等版塊均有下降。“按照以往經驗,市場調整的規律都是由週邊向中心城區傳遞,之前漲幅較大的區域,‘擠出的水分’也會多些。”中原地産分析師盧文曦分析稱。

  標的在600萬元上下的二手房價格波動明顯。在松江九亭,某小區二手房掛牌價漲了30萬,升到580萬元。仲介透露,實際交易中有5%的議價空間,“議價空間會根據房源的樓層、朝向等具體要素及業主出手緩急程度來定。”而一套浦東新區濰坊版塊的學區房,年前叫價670萬元,現在房東實際叫價為645萬元。

  上海多中心格局規劃逐漸形成,寶山、閔行、虹橋、川沙四個主城片區,及松江、嘉定、青浦、南橋和南匯五個新城,整體區域間的價差也在縮小。閔行區顓橋版塊,因為預期可見的交通出行條件進一步改善,與閔行中心區域房價的比值縮小。目前,顓橋版塊房齡在十年以上的二手房成交單價已近5萬元/平方米,迅速靠近莘莊版塊。

  新房 推盤維持區域均價

  本市商品住宅網簽量繼續下滑,上個月僅去化38.87萬平方米,環比下滑40%,同比下滑70%,是2015年2月以來的最低位;供應量為37.10萬平方米,環比、同比分別下滑45%、14%。在供求量連續下挫的情況下,上月全市商品住宅均價環比攀高16個百分點,達到46782元/平方米,同比增幅達30%,創歷史新高。上周成交均價更是突破5萬元,環比上揚8%達到51160元/平方米。

  中原地産分析師盧文曦分析認為,由於前期剛需人群成交集中,市場上的成交結構有所改變,剛需類的總量明顯減少,而高端産品按照原有節奏每週20至30套在繼續成交,因此帶動成交均價上漲。

  從商品住宅均價結構比重來看,5-10萬元/平方米均價段成交房源748套,佔比25%,較前一個月上揚15%。上月成交量領先的項目中,有三個成交均價超5萬元/平方米,分別為招商中環華府(文景華庭)、尚匯豪庭二期、萬源城禦境。在總體開盤量大幅減少,剛需項目缺失的情況下,上述市區項目成為直接拉動本月成交均價上揚的主要因素。

  根據以往經驗,元旦至春節的“休整期”大量項目會選擇封盤停售,但這仍然無法掩蓋市場處於滯漲狀態。前兩年的情況是:如果有新盤推出,同一個項目第二批比第一批成交價明顯提升,而現在,新推的一手房成交價維持在區域平均價格的空間內。

  新年至今,上市樓盤稀少,甚至出現有幾週一個項目都沒有的情況。對房企而言,2017年樓市何時會遇到拐點,是一道待解的難題。推盤房企動作謹慎,先推個100套,看看市場反應,再做決策。“這100套推出後,市場仍有需求,於是就再推個100套,如果需求少了,就推個50套。”盧文曦分析認為,通過這種銷售策略,房企用時間換空間,但開發商內部將面臨鬥爭,是繼續忍下去還是準備出貨,“大型房企因為資金週轉率和行業排名等需求,忍一兩個月就可能出貨,而他們的選擇也會影響到其他房企。尤其是低價盤、剛需盤,更沒有囤貨的本錢。開發商清楚,若到了3、4月份沒有動作,下半年可能面臨被動。”

  時機 二季度房價或鬆動

  被動,源自管理層繼續釋放的信號。

  新春伊始,央行就通過上調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和常備借貸便利利率等“組合拳”收緊銀根,北京、廣州等地將首套房的利率全面或部分調整為9折,杭州部分銀行將首套房利率提升至95折,北京更是將二套房貸款期限縮短至25年。具體到上海,上個月上海銀監局召開2017年上海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會議,要求堅決落實中央和上海市有關房地産調控的各項要求,嚴格執行個人住房差異化信貸政策,抑制炒房投機需求。據了解,本市已有商業銀行將低於95折的房貸優惠利率的審批權收歸分行層面。

  大氣候逼得資金週轉受到更多限制的房企儘早有所動作。上周在廣發證券的演講中談到今年市場時,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表示,2016年是房地産銷售大年的話,那麼2017年繼續是大年的可能性很小,“今年的樓市,無論面積還是金額的增速,都不建議做太樂觀的分析。”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上半年市場去化週期回升至12個月以上,個案價格有可能在年中的時間點出現下調,其中,本輪樓市上漲幅度較大中高端樓盤以及外環沿線“地王”頻出的版塊更有可能率先降價。

  至於房企降價的動作,有多種可能,比如免一段時期物業費。“先是這類變相優惠手段,真的把房價往下降是開發商最後的選擇。”盧文曦分析認為,“開發商都清楚,如果一個項目正式降價,就會産生連鎖效應,你降500元,我要有競爭力的話,就得降800元,就看這個‘黑天鵝’在哪家出現。另一方面,一些大開發商會選擇在有項目的多個城市同時降價,這對賣方心態更容易産生輻射效應。”

  盧文曦提醒有購房需求的人群,不排除房企在今年二季度就有上述動作,購房者可以選擇入市,不必忍到下半年,“市場的底不是猜出來的,是找出來的。若二季度價格真的有下降,可以選擇出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