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有關部門正開展房地産稅立法工作

2017-02-24 14:47:24|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2月23日,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説,關於房地産稅的問題,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要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有關部門正在按照中央要求開展工作。

  在之前的21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房地産稅法正在制定之中。

  “從陸克華的回應來看,至少包括三方面信息。其一,從方向上説,房地産稅是改革的大方向,這是中央早就定下來的;其二,從實施路徑上看,要加快房地産稅立法;其三,從現實情況來看,有關部門正在按中央要求開展工作。”業內專家分析説。

  目前,我國沒有房地産稅法。現在施行的是房産稅暫行條例,其中規定個人自有自用的非營業用的房産免征房産稅。

  在2011年的一輪房價上漲聲中,催生了房地産稅的實踐。重慶市政府、上海市政府先後明確于2011年1月28日起正式試點開徵房産稅。

  之後,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明確指出,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産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

  2016年底,國家稅務總局發佈《“十三五”時期稅務系統全面推進依法治稅工作規劃》。根據規劃,推動房地産稅立法將是2017年工作的一項內容。

  最近一次房地産稅進入公眾視野是2017年1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提出,鼓勵開展改革探索,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區在包括房地産稅在內的方面探索創新。

  房地産稅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對房價和房地産業的影響。

  從重慶、上海試點情況來看,房地産稅對房價的抑制效果並不立竿見影,但對購房人心理的影響非常大。

  那到底該如何看待房地産稅的改革?

  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對記者稱:“不能用以往行政改革方案的思維來簡單推斷房地産稅改革進程”,而要用法治思維去把握房地産稅的進程。

  尹中卿表示,房地産稅對樓市價格有重大影響,因此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來設立時間。因為牽涉到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臺前一定會依照法律程式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推進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妥善解決房地産稅中間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問題。絕不會“突然襲擊”。

  當日,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在發佈會上表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房地産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有利於抑制房地産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實現房地産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現在中國已經具備建立這樣一個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條件。

  陳政高給出三點理由:其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確定了房子的定位,同時提出了建立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目標、標準、途徑。這就為制定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二,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人民群眾都期望房地産市場能平穩健康發展,都期望能住有所居、安居樂業;第三,有一定的工作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産市場方面形成了一些法律法規和體制機制,同時也積累了實踐經驗,這些為制定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提供了條件。

  陳政高表示,2017年住建部將努力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方面,要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産庫存過多問題;另一方面,要抓好熱點城市防過熱、防風險工作,抑制房地産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