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手機價格為何“普漲”(微觀察)
最近,杜女士想給母親買一個與自己同款的國産新手機,上網一看卻發現,過了個年手機就漲價了。漲價雖然不算多,但杜女士挺困惑:“從來只聽説手機降價的,遇到漲價還真是頭一回。”
新年伊始,不少國産品牌手機都悄悄漲了價,互聯網手機也都調高了電商渠道的價格。華為、魅族、小米、樂視等手機品牌不止一款型號上調了售價,漲價幅度從幾十元到小幾百元不等。國産手機紛紛漲價到底為何?
安全品質要求提高、元器件等成本上升是主因
“確實,這是國産智慧手機近幾年快速發展過程中的首次漲價。”通信專家、信息通信領域門戶網站飛象網首席執行官項立剛認為,這輪漲價“跟風”因素不強,主要是“提質”因素在起作用。
項立剛認為,各大國産手機廠商為了提升手機品質,都提高了採購的要求,價格自然上漲。“三星NOTE7爆炸起火事故對行業刺激很大,國産手機品牌的安全品質意識更強了,很多都提高了重要配件的採購要求和整體品質標準。”項立剛表示,最明顯的是對電池的選擇,一些低端機型也提高了電池的性能指數。
一些手機廠商表示,漲價與整個行業的成本上升也有較大關係。華為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的一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上游元器件普遍漲價,一些核心元器件漲幅甚至超過30%,包括面板、晶片、記憶體、指紋模組等核心組件,都處在漲價通道中。其次,晶片、面板等核心器件2017年依然缺貨,進一步提升了供應鏈的漲價預期。此外,人力成本、製造成本、渠道成本和行銷成本長期以來也在上漲通道中,加上美元升值的因素,導致智慧手機普遍漲價。
漲價折射消費需求升級,性價比已不是購機首要追求
性價比,一直是國産手機的優勢標簽,這輪漲價風潮,是不是意味著這一優勢在慢慢弱化?
“手機消費者現在對於價格敏感度有所下降,此次國産品牌漲價幅度普遍較小,一般都在5%—10%之間,所以對消費者購買意願、手機出貨量不會有太大影響。”項立剛認為,漲價不一定是壞事,企業利潤增加有助於進一步改善技術,提高品質,也有利於加速整個行業的優勝劣汰。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的數據也顯示了手機用戶的這一消費需求變化,2016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實現了同比8.7%的增長,該增幅遠高於2015年1.6%的年度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智慧手機功能的多元化,加速了消費者的換機率。
“出貨量和換機率的高增長體現了消費需求的升級,追求更高品質、更多功能、更好服務、更時尚外形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家也願意為更高的手機價格買單。”項立剛認為,性價比已經不是消費者放在首位的追求,手機尤其是互聯網手機僅靠價格和行銷已難以快速增長,將迎來以品質和創新為核心的競爭。
目前看不到長期大幅漲價趨勢,未來更強調綜合競爭力
國産智慧手機價格將來是否會一路看漲?
“目前還看不到長期大幅漲價的趨勢。”項立剛認為,因為未來幾年智慧手機的技術還很難出現顛覆性的創新,發展拐點仍未到來。“技術的突破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目前智慧手機創新並不多,普及的更少,除了指紋技術被廣泛應用,柔性屏、無線充電等創新點還未得到推廣,更別提重新定義智慧手機的變革了。”榮耀技術人員認為技術創新雖然不是近在眼前,但仍有很大想像力,人工智能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物聯網技術與智慧手機的結合已經初顯苗頭,比如榮耀V9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嘗試學習用戶使用習慣,常用的手機應用打開更快,解決手機卡頓的用戶痛點,相信未來這些技術能帶來更多革命性的體驗。
雖然“拐點”還未到來,但智慧手機“全面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項立剛表示,分析國産手機品牌的出貨量曲線能夠發現,過去有“一技之長”就能有立足之地,如今卻需要“全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需要技術研發、渠道、服務、産品、品牌齊頭並進。“各大手機廠商也越來越意識到綜合能力的重要性,需要各補短板,握指成拳,提供綜合性能更優的産品。”項立剛説。(記者 趙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