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垃圾分類綠色賬戶覆蓋15萬戶

2017-03-03 12:09:35|來源:新華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2月28日早上九時,距離五角場鎮垃圾分類賬戶線下積分兌換活動預定開始的時間還有半小時,設立在長海三村內的積分兌換點前已排起了長龍,人聲鼎沸。

  承接“綠色賬戶”激勵機制試點工作項目的運營方——楊浦陽光社區服務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見狀,立即開始為等候已久的居民兌換積分。接過一個老伯手中的綠色賬戶卡,工作人員用綠賬保潔APP掃一下,跳出了對方姓名和積分。“積分4000分,可以兌換一瓶洗髮水,還剩10多分,希望你們繼續垃圾乾濕分類,繼續積分,下次積了再兌。”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邊核對積分邊遞上兌換禮品。

  這是楊浦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垃圾分類減量工作要求,實施垃圾分類激勵機制的一個場景。

  “綠色賬戶”如何運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居民手中的“綠色賬戶”是一個大小如手機卡的條碼,綠色賬戶單卡可在小區所在的社區、居委會申請辦理,居民手持“綠色賬戶”卡,將分好類的濕垃圾放到社區約定地點,只要經志願者檢查垃圾分類正確的,由志願者用手機掃描條碼就可積攢10分,每天最多掃描兩次,分類一次可得10分,每天最高可得20分,積分可用於線上線下兌換資源。

  居民進行綠色賬戶積分兌換時,只要打開支付寶手機客戶端,點擊“城市服務”中“綠色賬戶”一欄,掃描綠色賬戶條碼或輸入卡號,獲取手機驗證碼,即可進行綁定,參與垃圾分類所積累的積分,可在支付寶線上兌換商品或抵用券,如天貓現金券、積分,也可在線下門店兌換實物商品。

  據了解,目前,楊浦區垃圾分類綠色賬戶覆蓋15萬戶,其中五角場鎮推進3萬戶家庭,覆蓋59個小區,已申領綠色賬戶卡的居民佔比超九成。前期,陽光中心的綠色環保志願者團隊深入每個小區與居委會對接,一方面對居民、居委會培訓如何正確做到垃圾分類,一方面向居民發放綠色賬戶宣傳手冊、單頁等宣傳資料,介紹綠色賬戶的功能和意義,以提高楊浦區域內綠色賬戶的知曉率。在實際操作中,考慮到有些居民垃圾分類可能不夠精細、投放準確率不高,還會有熱心的小區志願者督促居民改正。

  “以前垃圾都是隨手扔進垃圾箱的,現在推行綠色賬戶後,居民自覺提高了環保意識,垃圾乾濕分離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習慣與自覺行為,將垃圾分類視為自己的分內事來做,同時以積分換取禮品和各類優惠的激勵方式又得到實惠,居民都是打心底裏認同的。”家住銀葉苑的俞阿姨説。

  據悉,線上線下推行垃圾分類綠色賬戶受到了各年齡層的追捧。楊浦陽光社區服務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老年人不太擅長使用網絡,大多選擇線下現場兌換積分,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日常垃圾分類的習慣,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即使不兌換東西了,也會繼續分類投放;年輕人則傾向於通過互聯網進行線上兌換,而這一群體參與綠色賬戶的比例與中老年群體相當。

  正向激勵推進垃圾分類減量

  綠色賬戶是上海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中建立的一項激勵機制,2013年起,本市開始推行“綠色賬戶”,記錄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情況、並獎勵積分,在全市12個小區進行了試點。

  據悉,目前的垃圾分類主要是乾濕分類,就是將“廚余果皮”等濕垃圾從幹垃圾中分揀出來,專門投放。經過處理,濕垃圾可資源化利用,使直接進入填埋或焚燒的幹垃圾處置量明顯下降,從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雖經過多年宣傳,市民已普遍接受“垃圾要分類”的觀點,但真正堅持做到源頭分類的還不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居民缺乏參與垃圾分類的動力。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空氣品質日益重視,環保意識開始增強,將綠色賬戶全面推廣落地可謂正當時。

  區綠化市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楊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託第三方社會組織楊浦陽光社區服務中心協助推進12個街鎮的具體綠色賬戶拓展工作,每月定期開展積分實物兌換活動,首批試點的五角場、延吉新村、四平路、新江灣城和控江路五個街道以及五角場鎮已從中獲益,活動開展以來,居民參與度較高,試點至今參與率已達到8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