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科學辯論節目《未來説》

2017-03-13 12:20:24|來源:人民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分享到:

圖片默認標題

未來説

  人民網上海3月10日電 (記者 曹玲娟)人工智能會不會取代人類?“冷凍頭顱”延續生命你接受嗎?從明晚起,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大型科學辯論節目《未來説——國際青年科學思辯會》將於每週六晚22:30在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播出。

  關於前沿科技,有什麼值得辯論?可以怎樣辯論?什麼樣的辯論能夠吸引普通人的關注?聽到一檔關於科學的思辯節目時,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未來説》的出現,正是通過一代青年人對科技發展和社會熱點的思考和表達,在他們激烈的唇槍舌戰和思想碰撞中,發現科技與我們生存現狀的息息相關之處,探索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巨大影響力。  

  節目引入國人對八十年代“全國大專辯論會”的集體記憶,雲集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深圳大學等八支著名高校辯論隊,圍繞人工智能、基因設計、宇宙探索等前沿科技話題展開辯論。同時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擔任科學總顧問,通過融媒體傳播手段和權威科學家的參與支持,打造科學辯論節目的新模式。參賽隊伍通過晉級賽的方式逐對比拼、層層晉級,最終在科學家觀察團、辯論觀察團及評審主席團的見證下,産生出首屆總冠軍。

  每期的辯題,都圍繞當下最前沿、最熱門的話題展開。比如,人工智能無疑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人類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曾經預言:人工智能將會毀滅人類。“人工智能會不會取代人類?”《未來説》節目中來挑戰這一辯題的是武漢大學與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作為正方,以阿爾法狗和機器人小冰為例,從智力、情感、創新等各方面闡述人工智能優越性。反方北京大學則以人工智能的本質是數學模型,在情感和創造力等核心功能上均無法取代人類智慧,這一觀點為立論根基,牢牢防守。

  此外,“冷凍頭顱”延續生命你接受嗎?天才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的?人類該不該尋找外星人?為後代設計基因,你接受嗎?人類是否要移居到其他星球?人類正在進化還是退化等一系列犀利的科學辯題,也讓參賽隊伍紛紛亮出各自的秘密武器。深圳大學在與上海交通大學辯論“天才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的”這一話題時,意外請出了“中國雨人”周偉,現場展現他的天才數學計算能力。

  比賽過程中也涌現出不少明星選手,在他們的身上展現的是當代大學生的靈動與活力。武漢大學的美女選手張琪,自稱“琪哥”,是吃貨一枚,但是一旦上了辯論賽場,就瞬間戰鬥力爆表,語速之快讓人應接不暇。還有各個參賽隊伍中的國際選手,也帶來不一樣的辯論方式。復旦大學的馬來西亞選手黃世覺,雖然普通話不算特別標準,但是表情特別豐富,風趣、冷幽默的説話方式,讓他的辯論風格自成一派。

  此外,在復賽、決賽中,為了保證更權威的評判及更科學的解讀,節目還特地邀請了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鐘揚,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盧大儒,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上海天文臺著名科普人湯海明,組成科學家評審團,對辯論雙方的觀點做出更準確的評價。而權威科學家與新一代青年大學的現場對話,也是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絕佳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