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家庭醫生簽約模式"破題"分級診療

2017-03-13 08:42:54|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家庭醫生朱蘭在居民家中隨訪簽約居民。家庭醫生制度已覆蓋上海90%社區。包括中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在內的重點人群,其中近60%已經擁有家庭醫生。

  家住日暉二村的張阿姨是上海徐匯區斜土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朱蘭的簽約居民。一次,張阿姨無意中提到最近大便不太正常,細心的朱醫生再次詢問病史,發現她還伴有消瘦等症狀,便馬上建議其到三級醫院進行腸鏡檢查,結果張阿姨被診斷為直腸癌,隨即做了手術,目前病情平穩。現在,張阿姨逢人就誇:“阿拉朱醫生有水準!是朱醫生救了我這條命!”

  作為全國的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社區衛生服務面臨著深度老齡化、人口高度聚集、資源配置與利用浪費突出等諸多挑戰。2011年起,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家庭醫生制度。目前,家庭醫生制度已覆蓋上海90%社區。在上海,每個居民憑醫保卡,都可以在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一名家庭醫生。

  同時,在簽約家庭醫生的基礎上,居民還可以再選擇一家區級醫療機構、一家市級醫療機構簽約,形成“1+1+1”的簽約醫療機構組合,簽約居民能享受優先轉診、延伸處方等多种醫療服務。簽約優先滿足上海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的需求。

  2015年1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成為申城首家向社區開放專屬專家號源的三甲醫院,每月向徐匯、金山兩個區開放10%的專家號源。徐匯、金山兩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在自己的電腦上,就能給居民挂上六院醫生的專家號,就診時段能精確到半小時內。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科主任醫師包玉倩每次看專家門診開放30個號,其中有3個號的預約權在家庭醫生的手裏。“有患者一進來就會激動地説,醫生醫生,我是社區預約過來的!”包玉倩説,“從社區轉診過來的病人,我們彼此都很清楚需要解決什麼問題,能第一時間對症下藥。”

  有了家庭醫生,不僅讓患者轉診上一級醫院的途徑更加便捷,也有效減少了優質資源的浪費。包玉倩説,一些自己在網上預約、甚至一大早來排隊掛號的病人,其實根本沒必要“看專家”。也正是因為就診的盲目性,不少病人埋怨等候時間長、專家只看幾分鐘,這些都成為患者負面情緒爆棚的主要因素。“但其實一些病人在普通門診就能解決問題。”包玉倩説。

  雖然家庭醫生既能判斷患者需不需要找專家,又能準確判斷患者應該去找哪個專家,還能幫患者直接挂到專家的號,但在分級診療推行之初,患者並不太認可。“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月只挂了4、5個號。”六院門診辦公室主任宓軼群告訴東方網記者,“主要還是因為老百姓不知道有這麼便捷的途徑。”

  而現在,徐匯、金山的家庭醫生每個月會幫助患者預約200多個六院專家號,比起一年半前,已經增加幾十倍。長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祺告訴記者,家庭醫生們一個很明顯的感受是:居民們更加願意在社區首診了。“家庭醫生會在發現患者屬於疑難雜症,或者病情變化到脫離社區醫院就診範疇——比如慢性病人出現並發癥,換藥、加藥都不解決問題時,幫助患者轉診。”楊祺説。

  數據顯示,滬上包括中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在內的重點人群,其中近60%已經簽約了屬於自己的家庭醫生。以往,居民看病寧可去大醫院“軋鬧猛”,也不願到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沒有基本藥物目錄外的藥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現在,長處方、延伸大醫院處方尤為受到簽約居民的青睞。

  在上海,家庭醫生可以根據居民的實際情況,一次開具4周及以上“長處方”,並可延續上級醫院用藥醫囑,在家庭醫生處獲得基本藥物以外的藥品。而簽約“1+1+1”的居民更能享受到延伸處方帶來的便利:只要家庭醫生調閱患者三級醫院就診記錄,下單開設延伸處方,並輸入客戶端。客戶端將數據直接上傳至上藥集團、國藥集團,由配送公司直接配送至社區衛生服務站點或患者家中。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院長賈偉平説,家庭醫生給簽約居民的就醫切切實實帶去了便利,從六院這兩個月的專家號預約情況來看,由社區的家庭醫生預約過來的患者人數比以往增加了15%左右。“將來,隨著簽約居民的增加,我們將會把50%的專家號放到社區,讓更多社區居民方便地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

  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17年,分級診療試點和家庭簽約服務擴大到85%以上地市。賈偉平説,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提到,“現在很多群眾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簽約家庭醫生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也是百姓非常歡迎的模式。“上海的家庭醫生模式和經驗對於全國的特大型城市和大城市,以及擁有社區、二、三級醫院的地區來説,都有推廣意義。對此我充滿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