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明年"美麗鄉村"全覆蓋

2017-03-15 12:33:1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閔行區的美麗鄉村建設,雖説是“齊步走”、“全覆蓋”,但要分為生態型、宜居型、整潔型三種類型。

【區縣】閔行明年"美麗鄉村"全覆蓋

  村裏河道已被“開膛剖肚”,正處在整治之中,散發出陣陣臭味;不過,原本擁擠不堪的那條村路,已經被整修得開闊而乾淨,而路旁9家小企業也早已被清拆一空,搖身變成了小巧精緻的“生態苑”……眼下,在閔行華漕鎮王泥浜村,一場“美麗鄉村”建設已經拉開序幕。

  “許浦村大變樣了,那麼面上推廣可行嗎?閔行的美麗鄉村建設,要做到‘保基本、全覆蓋’,把面上百姓的感受度提升上來。”日前,在閔行區“美麗鄉村”和“五違四必”整治現場推進會上,區委書記趙奇對全區幹部進行了一場語重心長的“思想動員”。

  據悉,今年開始,閔行區全面啟動美麗鄉村建設,除了50個處於拆遷中的村子外,其餘82個村到明年底將全部建成“美麗鄉村”。3月底,這82個村將全部完成“一村一方案”設計,到6月,全面推開美麗鄉村建設。

【區縣】閔行明年"美麗鄉村"全覆蓋

  美麗鄉村“全覆蓋”,但分三種類型

  閔行要全覆蓋的美麗鄉村,到底會建成啥模樣?記者在新出爐的《閔行區美麗鄉村建設指導意見》中看到,“路要平、房要潔、水要清、樹要盛、垃圾要分類、宅前屋後要乾淨、村民自治要管用”,成為該區美麗鄉村建設的基本目標。

  不過,閔行區的美麗鄉村建設,雖説是“齊步走”、“全覆蓋”,但要分為生態型、宜居型、整潔型三種類型。

  “生態型”美麗鄉村,主要針對全區那些集建區外的永久保留村,簡稱“9+X”,包括9個保留保護村,以及若干個基礎條件較好、農村原味較濃、街鎮創建積極性較高的村莊,先行完成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工作,再按照“因地制宜、宜遊則遊”原則,先行先試,成熟一個建設一個。

  “宜居型”美麗鄉村,主要指除“生態型”美麗鄉村外的那些集建區外村莊,以“村莊整潔美化、設施基本配套”為主要目標,對未開展村莊改造的村莊,加快推進村莊改造,對已改造的村莊,進一步提升和完善。

  而“整潔型”美麗鄉村,主要指集建區內保留5年以上的村莊,以“村莊乾淨衛生、村內宜綠則綠、水環境改善”為主要目標。

  據介紹,記者近日參觀的華漕鎮王泥浜村,雖然村裏已投入了幾百萬元資金進行道路、河道、綠化等改造,村容村貌發生了明顯變化,但由於該村處在集建區內,好幾個村民小組已完成拆遷,不久的將來很可能要整建制撤村,所以,目前主要瞄準了“整潔型”美麗鄉村的建設目標。

  而華漕鎮趙家村的嚴家灣,地處蘇州河沿岸,附近有1000畝涵養林,村裏還組建了蔬菜種植合作社,屬於生態基礎良好的永久保留村,因此瞄準了“生態型”美麗鄉村的建設目標。

  去年一年,村裏拆除5.8萬平方米的居民違建、10.4萬平方米的企業違建,如今,拆出來的空地,有的復墾成了農田,有的建成了綠地、生態停車場,村裏呈現出“道路整潔、村宅秀美、田園風光旖旎”的景象。不僅如此,華漕鎮計劃沿著蘇州河,北起許浦村、南至趙家村,打造10余公里的生態廊道,期間設計增添市民親水準臺、健身步道、文化休閒去處等,供市民休憩、健身、遊玩。

【區縣】閔行明年"美麗鄉村"全覆蓋

  只有“違建清零”,才有資格申報美麗鄉村

  “過去,我們也一直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但由於重在建設,並沒有強化管理,而且百姓參與度不夠,所以成效並不明顯。”閔行區農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一輪全覆蓋推進的美麗鄉村建設,從頭到尾都要求村民百姓參與進來,方案設計先聽百姓的需求,實施哪些項目由百姓選擇,建成後,更要通過村民自治來進行管理,“村民必須是主體,政府部門只是幫村民來建設美麗家園”。

【區縣】閔行明年"美麗鄉村"全覆蓋

  記者注意到,閔行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要求每個村都要制訂出兩個清單,一是建設項目清單,另一個則是自治管理清單。

  其中,美麗鄉村的建設項目清單,包括基礎設施類、環境綜合整治類、公共服務設施類等,主要指道路建設、雨污水排放處理、村莊公共環境整治、健身活動場所修建等。

  而自治管理清單,則要求首先完善村規民約等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村民共同保護環境的責任機制和約束機制,同時,加強來滬人員管理,並建立常態化、規範化的美麗鄉村後續長效管理機制。

  據介紹,閔行各村的美麗鄉村建設,主要採取自我申報的形式,項目資金則實施“以獎代補”的方式。而申報美麗鄉村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是全村“違建清零”,只有這樣,政府部門才同意出資幫村民一起來建設美麗鄉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