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區探索小區垃圾"綠循環"

2017-03-21 12:06:55|來源:文匯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居民把乾濕垃圾分類投入垃圾廂房,垃圾廂房留下少量廚余垃圾,交給小區“花友會”培育堆肥,堆肥用在垃圾廂房的屋頂花園,花園養出花卉,搬一部分裝飾小區樓道——一個以垃圾廂房為“核”的小區“綠循環”形成閉環。

  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悠和家園小區正在嘗試這樣一個純天然、無污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社區更新項目。

  衛生死角“鹹魚翻身”

  一切始於小區西門的衛生死角——垃圾廂房所在地。

  在悠和家園,小區的垃圾分類已不是初級的乾濕兩分法,垃圾廂房的投放窗口有十個標簽:利樂包、廢紙張、廢金屬、塑膠製品、飲料瓶、廢玻璃、廢紙箱、燈管、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等物品———但這不能改變垃圾廂房很醜的事實。

  垃圾廂房地塊包括建築垃圾堆場、可回收垃圾存放空間、垃圾桶清洗工作區,算上周邊的綠化,共有200多平方米。幾種功能空間攪和在一起,怎麼都整治不乾淨。

  一年前,小區決定對垃圾廂房進行徹底改造。長期跟小區合作推動垃圾分類的社會組織——愛芬環保建議小區引進“外援”,並舉薦了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設計師,借專業人士之手讓衛生死角“鹹魚翻身”,變成“悠和綠站”。

  改造工程不簡單。建築垃圾堆場不能再暴露在外,想辦法擋起來;不能再讓保潔工對著大馬路清洗垃圾桶,弄得污水遍地,同時要改造下水道,保證污水不外流;垃圾廂房屋頂變成花園,屋頂圍欄種上立體綠化,灌溉就用雨水,為此小區又請區綠化市容局介紹了一家做環保科技産品的企業,負責屋頂花園和雨水回收系統的改造。

  裝上又撤下的葡萄架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朱明潔是第三次接手社區的垃圾回收空間項目。“我們從2016年3月開始接觸悠和家園,溝通、立項,準備初步方案,然後再不斷跟居民協商。”她在小區辦了三輪工作坊,每輪請20多位居民到場商議改造方案,你一言我一語聽下來,設計師要考慮的問題非常多。

  為了顧及方方面面的態度,改造項目邊實施邊調整。屋頂花園原本設計了一座葡萄架,架子搭好了,附近樓裏有一戶居民不滿意。全程跟蹤垃圾廂房改造工程的老黨員李國勇介紹:“最後我們決定把葡萄架撤下來——做小區項目要考慮所有業主的利益。”

  設計師為建築垃圾堆場裝了一道木門,打算在門上畫上彩繪。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黃蓓介紹:“垃圾堆場,鏟車進進出出,木門到底不太實用,我們後來建議換成鋼結構木門,那樣不容易磨損。”過去,建築垃圾總要等到堆滿再清理,現在小區要求物業每兩周清理一回。清理頻度高了,物業公司開銷變大,於是業委會再承諾作些貼補。

  動員了所有能動員的力量

  對設計師來説,垃圾廂房是小體量項目;但對社區來説,這樣一樁改造是大事情。從經費籌措、設計施工到日常管理,都要花費很大心思。悠和家園所屬的洛善居民區黨總支是這樣籌集經費的:小區所獲榮譽的獎金投入一部分,轄區的共建企業資助一部分,業委會出資一部分,居民區自治經費和街道經費再出一部分。

  垃圾廂房一直由兩名保潔人員打理,改造後需要更細緻的看護。春節假期結束,因疏于管理,垃圾廂房周圍又堆上了紙板箱、瓶子、建築垃圾。小區因此成立了項目組,專職日常維護:業委會主管財務,必要時提供資金支持;物業公司是法定管理方;小區志願者團隊“花友會”負責所有綠植的種養維護,另一個環保志願者團隊“綠夥伴”負責監督。

  屋頂花園第一批播種正值冬天,種的主要是蔬菜,等菜熟了,居委會打算分送給小區的孤老、獨居老人。天暖之後就要輪到花和果實了——番茄、秋葵、向日葵,“從上往下看一定特別漂亮。”“花友會”是這麼打算的,“如果花養得好、養得多,今後小區樓道就用自己種的花裝飾,不到外面買了。”

  黃蓓説:“為了這個項目,小區能動員的力量都動員了,‘悠和綠站’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對居民自治意識的塑造——以前大家都認為垃圾廂房是物業管的,管不好就盯著物業罵。現在,‘悠和綠站’是所有人的,每個人都主動去維護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