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通監管執法最後一公里

2017-03-23 08:37:15|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本報上海3月20日電  (記者劉士安、郝洪、孫小靜、勵漪)“過去,機關崗位是‘香餑餑’,如今基層一線執法崗位也有吸引力。”談起正在進行的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上海市工商局幹部人事處副處長陳浩説,“現在主動要求從機關轉崗到一線的公務員還真不少。”

  基層執法崗位對公務員的吸引力在哪兒?

  職務晉陞渠道通暢——去年底,上海市工商局在檢查總隊、機場分局等基層一線,開展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入職後首次職務晉陞工作,超過30%的執法類公務員職務得到了晉陞;

  收入與工作績效掛鉤——“幹得多、幹得好的基層執法人員,月收入甚至比所長多。”跟記者盤點區內15個市場監管所人員狀況,嘉定區市場監管局黨委副書記陸鐵龍説。

  2015年底,上海啟動區級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試點,浦東、徐匯、嘉定3個區的城管執法和市場監管隊伍“首吃螃蟹”。2016年底,上海進一步擴大改革試點,在全國率先將市一級市場監管系統基層行政執法隊伍納入行政執法類公務員隊伍。改革後,市場監管領域80%執法人員下沉到基層,城市管理領域90%的人員在執法一線。

  改革讓執法類公務員職務晉陞有了專業評價通道。城管執法和市場監管兩個行政執法類公務員新設置10個職務層次,包括一級、二級行政執法員,一至四級主辦,一至四級高級主辦,改變了過去基層公務員“壓職壓級”現象;收入分配上,充分考慮一線執法人員的工作特點,工資收入更多與工作績效掛鉤。

  改革推動政府職能下沉。市局機關不再承擔一線市場監管和執法工作,綜合性日常監管和執法職能下放至基層市場監管所,夯實基層行政執法。改革前,徐匯區質監部門在基層沒有派出機構,對特種設備和涉及民生安全的高風險領域的監管難以全面覆蓋。改革後,依託遍佈全區的執法大隊和13個市場監管所、102名特種設備持證監察人員,實現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全覆蓋監察。

  改革推動人員編制下沉。在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內設機構由原來3個局的29個減少到17個,精簡41%;機關編制從264個減少到198個,精簡25%;基層一線人員佔總數80%以上。

  改革形成協同監管局面。市場監督管理局、城管執法局成立後,原來的條狀垂直管理變為屬地管理,增強了街鎮話語權。通過街鎮聯動和社會第三方參與,調動社會力量,形成協同監管,監管效率明顯提升。

  改革促使執法素質提高。改革對行政執法人員提出更高的履職要求,從事兩個條線以上業務的工作人員,往往需要熟悉掌握20部以上法律法規。上海市工商局加大對執法類公務員培訓,計劃用3年時間,使具備全領域執法能力的一線全科型執法員比例達80%,基層領導崗位全科型比例達1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