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周明(左)正在和團隊成員討論製圖。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對多線延時運營列車運行圖進行最後的測算與調試。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4月11日報道:紅、黃、藍、綠、紫……色彩斑斕的上海軌道交通線路運行圖對市民而言並不陌生。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一抹抹色彩背後凝聚了軌交繪圖人員無數個日以繼夜的精耕細作。
從2012年至2016年,一次次增能,一次次調整,上海地鐵運行圖累計更換344套。今年4月,上海軌交即將實施多線路常態化延時運營。面對這項重任,上海地鐵又整整繪製了37套運行圖。從單線到“十”字,從“十字加環”到14條線路交織成網,軌道交通已然成為上海這座特大型都市名副其實的“城市動脈”。
37套圖確保延時運營安全有序
見到周明時,他正對著電腦螢幕,螢幕上五彩的線條各自交錯著,紛繁複雜。“延時運營的線路圖已制定完畢,正在做最後審核,確保後期運營安全有序。”
37歲的周明現為上海地鐵運營業務部副經理。從2010年起,他開始著手編制列車運行圖,如今他已是上海地鐵運營管理中心繪圖團隊的“老法師”,經他編制的列車運行圖已有515套。
何為列車運行圖?周明告訴東方網記者,簡單來説就是地鐵列車的運行方案,是一張時間與空間的坐標圖,“橫坐標顯示線路上不同的車站,豎坐標顯示的是時間,波浪線就是列車運行的軌跡,每個點對應在每個車站的到達時間和出發時間,波浪線的斜率則表示車速的快慢……”
今年4月,上海地鐵再放“大招”:多條線路實施常態化延時運營。為了盡可能滿足更多乘客的需求,同時兼顧可行性,上海地鐵于去年7月便開始進行客流調查。“一方面是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則調查了解各條線路的出行需求。”周明告訴記者,調查發現,軌交1、2、8號線客流需求佔比較高,超過總體的三分之一,因此,出於人性化考慮,上述三條軌交線路已于去年12月2日先期進行延時運營,繪圖工作也一併展開。
然而,上海地鐵並不止步于“人性化”,更注重“精細化”。在軌交1、2、8號線延時運營的基礎上,管理部門發現,延時運營時段的客流需求不盡相同。越靠近原先末班車時間,客流越大。因此,在制定此次常態化延時運營列車圖時,周明和他的同事們將這一點納入考慮。“目前,軌交1、2、8號線延時運營時間段內,列車發車間隔統一為10分鐘。而在即將施行的多線路常態化延時運用中,我們根據客流需求分析,將列車發車間隔設置為15-20分鐘不等。”
東方網記者了解到,為確保即將實施的軌交多線路常態化延時運行井然有序,周明和他的團隊共繪製了37套列車運行圖。以客流量較大、情況較為複雜的軌交2號線為例,週一到週四為一套運行圖,週五、週六、週六各一套運行圖。此外,部分特殊站點、特殊節點還會配備專項運行圖,“比如,徐涇東站就有4張運行圖。由於其靠近國展中心,一旦客流超過10萬人次,即需啟用大客流臨時運行圖。此外,每逢清明、冬至,我們也會啟用兩套不同的運行圖。”周明掰了掰手指,僅2號線,就包含12套運行圖。
37套圖,其背後凝聚的是周明和團隊工作人員無數個兢兢業業的夜晚。除去前期大量的調查、分析,僅繪圖就花了整整一個月。周明回憶,在這一個月內,自己幾乎是掐著23:00這個時間下班的,因為家住12號線沿線的周明要趕上漢中路站的末班車。周明感慨:“的確辛苦,但只要一想到上海地鐵即將在發展中又邁出一大步,就感到很自豪。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老法師”製圖前掐算秒錶數百次
一張好的運行圖,不僅要緩解乘客“乘車難”的迫切心情,還要考慮到軌道交通運營組織的客觀規律。每一次畫圖前,周明和他的同事們都要匯總大量數據,分析比對。為了測算出列車區間運營和折返的平均時間,他們常常要拿著秒錶在車站進行幾十次甚至是幾百次的掐算。
用周明的話説,制定一張列出運行圖不難,難得是每一張圖之間的銜接與配合。上海的軌道交通縱橫交錯,運行間隔不一,對於繪圖工作者而言可謂千頭萬緒。因此,一條軌交線路,絕非一張圖可確保有序運營。
周明邊説著,邊打開電腦中的一個文件夾:“你看,目前上海軌道交通整個運行網絡共有14條線,不包含磁懸浮。針對這14條線路,我們目前在用的是61張列車運行圖。”周明告訴東方網記者,上海地鐵列車運行圖的複雜程度,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很罕見。經過20年的發展,上海地鐵已從單一交路模式發展成為各種複雜的交路模式,“這14條線路,有環形線路,有Y型線路,還有共線線路,複雜程度可見一斑”。
一條線路需配合多張運行圖,而一張運行圖又需包含三張表格,分別為車站時刻表、車次時刻表和車底時刻表。這三張表相對統一而又各司其職。車站時刻表提供給車站現場工作人員,其中包含每一趟列車的到發時刻,必須精確到秒;車次時刻表則提供給列車調度員,以2號線為例,30個站點的信息必須一覽無遺;車底時刻表則提供給列車司機使用。
5年內滬軌交運行圖累計更換344套
2017年3月17日,上海地鐵再次刷新最高單日客流,全網總客流達1179.2萬人次,其中換乘客流達497.7萬人次。數字的刷新離不開地鐵一次又一次的運力增能。
東方網記者從上海地鐵獲悉,2013年6月至2016年間,上海地鐵共計增能59次,其中1號線累計增能2次,目前高峰時段最短運行間隔2分44秒;2號線累計增能4次,目前高峰時段最短運行間隔3分鐘;3號線累計增能3次,目前高峰時段最短運行間隔2.5分鐘。同時,運營品質也穩中有升,截至目前,列車平均準點率和運行圖兌現率均保持在99%以上。
而每一次增能,都凝聚著列車運行圖製作團隊的智慧與汗水。從2012年至2016年,上海地鐵運行圖累計更換344套。
617公里,運營里程數世界第一;2016年,全網客流達33.97億人次,躍居世界第二;上海地鐵用了20多年的時間,超越了發達國家地鐵100多年的發展;目前還有216公里軌道交通新線在建,到2020年將形成超過800公里的地鐵網絡。這一條條城市動脈正在有力搏動著,並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勢頭,為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