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創業進入資本運作時代 開餐廳刷臉能撐多久

2017-05-09 11:12:15|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蔡簡 |責編:劉徵宇

  中午12時,南京江寧區太陽城4樓的“熱辣壹號”火鍋店。一共30多桌,上座7座。相比于隔壁另一家餐館裏的熙熙攘攘,不僅店內爆滿,外面還有10多個人在排隊等位,“熱辣壹號”的人氣遜色很多。

  附近一家餐館工作人員説,“熱辣壹號”去年9月開業,剛開業時半個月天天爆滿。打折宣傳過去之後,顧客減少很多。

  也有不少人在網上留言説,因明星慕名而來,體驗後感覺還是與心理預期有差距。

  開餐廳滿足不了創業夢想

  去年9月13日成立的南京熱辣壹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背後股東是北京蜀聲蜀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蜀聲蜀色”)。而“蜀聲蜀色”的投資者是北京熱辣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8月15日,股東是“全明星陣營”。

  工商資料顯示,任振泉(藝名“任泉”)擔任董事長及法人代表,出資1333.2萬元。李冰冰出資833.4萬元。黃曉明出資833.4萬元。之後,黃渤、井柏然和何炅等明星也成為股東。

  任泉留給眾人印像是2000年版《少年包青天》裏才貌雙全、醫術過人的“公孫策”形象。2016年3月17日,任泉宣佈息影專心做投資,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專注是件美麗的事。”

  任泉的商業版圖隨著他息影,也進一步擴張。任泉在媒體發佈會上表示,希望利用明星的強大資源和影響力讓合作的企業快速成長,從而實現投資創業夢。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從2016年9月到今年2月底,不到半年內,“蜀聲蜀色”在不同城市投資成立了7家公司,包括江蘇南京、安徽合肥、陜西安康、山西大同、山東臨沂等地,其中最短的兩家公司註冊時間僅相隔10天。

  目前,熱辣壹號在北京共有8家分店。2016年4月25日,共有13家門店開業,其中有一家位於美國的塞班島。3個月後,“熱辣壹號”在官網上發佈開啟全球加盟合作的信息,計劃在2-3年內新開100家左右門店,同時拓展海外市場。

  “蜀聲蜀色”成立於2002年11月25日,註冊資本500萬元,2014年1月16日,被北京熱辣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收購。除此之外,北京熱辣投資有限公司還投資了兩家公司。

  2014年9月4日,上海熱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註冊資本10萬元。2016年5月18日註冊成立北京熱辣壹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萬元。工商資料顯示,目前這3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董斌,任泉則是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1997年,任泉大學畢業後在上海以個體戶身份開了一家蜀地辣子魚餐廳,2002年註冊為上海蜀地辣子魚餐飲有限公司,後將餐廳轉給姐姐管理。2003年,他在北京開的“蜀地傳説”剛開業就遭遇了非典。兩年後,他投資的酒吧也關門了。

  相比過去開餐廳的夢想,任泉創業的重心也在發生變化。2009年10月30日,華誼兄弟上市,投資了200萬元的任泉,拿回了3000萬元,這是他回報率最高的一次投資。

  他嘗到了資本投資的“甜頭”。2011年,任泉就讀長江商學院EMBA班,2013年畢業。他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商學院經歷讓他收穫的不是技術,而是格局,他從很多優秀同學那裏獲取了經營企業的經驗。“我開始覺得這個餐廳滿足不了我的創業夢想,這時候我想到了股權投資。”

  如今,他參與的明星風險投資機構,觸角伸向各個領域,例如秒拍、韓都衣舍、堅果G1影院、明星衣櫥、財加等多個項目。

  刷名氣辦餐飲的明星能堅持多久

  任泉創業,在明星創業熱潮中,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典範。

  近些年來,來南京“攻城略地”的明星不在少數。2014年,孟非的小面、韓寒餐廳相繼在南京開張。一時間,南京明星店雲集,包括早前開業的“梅婷餐廳”張嘉佳餐廳”“姜武麵館”“趙忠祥麵館”都成了香餑餑。

  在南京繁華市中心的德基廣場,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餐廳已經開業,黃磊與孟非合辦的“黃粱一夢”火鍋店也在裝修。

  相比于普通人創業,明星創業有著自己的優勢。

  南京財經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周根紅分析,明星創業的門檻低,資金、場地、政策都因為明星的緣故,有著太大優勢,能吸引資本的投入。明星創業多數採取較為成熟的創業模式,跟普通創業相比,無需經過漫長的培育期和孵化期。明星創業的企業有著更好的退出前景,如並購、上市等。

  此外,明星創業的企業因明星身份,知名度高,不用像普通創業者那樣,進行較長時間廣告行銷鋪墊。

  周根紅認為,如果單從明星效應來看,投資餐飲行業並非最佳選擇。餐飲和明星之間其實沒有實現品牌資源的統一,跨度較大,整合難度大。“餐飲業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進行管理,明星很顯然不具備時間優勢。”周根紅説。

  周根紅説,餐飲業是最不需要明星資源的,拋去個別死忠粉的支持,餐飲業的消費者是“靠嘴投票”,要保持美味就需要持續管理。

  據了解,明星餐廳大多是合夥人或家人在代為打理,明星本人真正參與進來的很少。不過,明星餐廳的熱潮正在退去,曾經瘋狂排隊的場景,現在很難看到了。幾個月前,趙忠祥在南京的兩家麵館關門歇業。在南京江寧萬達一樓的展板介紹上,“趙忠祥三生麵館”字樣還未來得及更替,他在四樓的麵館早在去年5月份就被一家火鍋店取代。

  趙忠祥三生麵館主打老北京炸醬面,店裏還陳列了他珍藏的字畫、老北京照片。店裏最便宜的一碗麵要25元,招牌三生面要36元。

  “他們家的面太貴了,量少味道一般,後來就沒啥生意了。”附近一家飯店服務員説。一位在萬達工作了2年的工作人員也認為麵館價格太貴,麵店開業近一年,生意只好了半年。“雖然是明星店,粉絲也不會一直來,消費不起。”

  江蘇一家知名火鍋店的負責人説,“術業有專攻,演員做得好,餐廳未必能做得好,餐飲是個勤行,不是靠點名氣就能做得好的。顧客可能會衝著名氣去,但是沒有好的體驗,也留不下來。”

  明星創業正在脫離創業本身

  周根紅認為,對任泉來説,火鍋店如果能上市,無疑是他最好的選擇。

  在目前的市場語境下,上市和並購幾乎成為明星創辦的企業夢寐以求的歸宿。隨著影視圈明星迭代速度加快,不斷有新明星誕生,明星其實不斷處於知名度折損的狀態。能在短期內利用明星光環,換取更大利益,是眾多明星最樂意選擇的轉型方式。

  周根紅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兩年明星創業越來越趨向短期套利。註冊一家公司,再等待上市公司的溢價收購,是當前許多明星創辦公司的發展路徑。

  2013年9月,華誼兄弟公告稱,為加強電視劇業務發展需要,擬以2.52億元收購著名藝人張國立旗下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公司70%股權。2015年10月22日,華誼兄弟發佈公告宣佈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的70%股權。此次收購所涉及藝人包括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共6人。

  值得關注的是,東陽浩瀚的成立與核準日期為2015年10月21日,這意味著華誼兄弟公司收購了一家成立僅1天的企業。

  除此之外,吳奇隆和劉詩詩擔任股東的稻草熊影業、范冰冰的“愛美神”公司等,都成立不到1年就被收購,收購價格達幾億甚至十幾億元。

  “明星創業已經正在脫離創業本身,進入了一個資本運作的時代。”周根紅説。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 通訊員 龔晨霞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5月09日 11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