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舞蹈探索脊椎的秘密 陶身體劇場再臨上海文化廣場
陶身體舞團表演現場劇照。
東方網記者桑怡5月8日報道:用舞蹈展現身體的秘密,探索人體脊椎的全部可能性,陶身體劇場一直以來的創作都想要將原始而純凈的舞蹈精神呈現于舞臺之上。今年5月25、26日,陶身體舞團將再次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演繹全新的作品《6》《7》《8》,用極致的對比解構身體。
陶身體舞團一直用數字來命名所要呈現的舞蹈作品,數字即代表舞蹈演員的人數。去年他們降臨文化廣場,帶來了《4》《5》兩部作品,收穫頗豐。今年,他們再次攜全新創作《6》《7》《8》回歸。值得一提的是,25日將上演的是作品《6》《7》,而26日表演的則是《6》《8》,現場觀眾在兩天時間內,可以領略到不同的組合表演。
“《6》要講述的是隱藏,《7》想要表達的是揭露,《8》則是在演繹回歸。”今天下午,陶身體舞團創始人、編導陶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了三部作品的創作意境。
《6》《7》《8》是“直線三部曲”,前兩部是對於身體“精簡純化”與“無限性”的探索。《6》將脊椎作為的人原動力,通過旋扭、折疊脊柱來拓展空間的多元層次,刪減掉舞蹈動作中許多手與腳的動作,可謂“反對手舞足蹈”。《7》則大膽的剔除了舞蹈的“配樂”,表演背景樂是此前收錄的舞蹈演員身體運動時發出的聲音,讓觀眾不僅能看見舞蹈,還能“聽見”舞蹈。《6》與《7》是極簡主義的完美呈現。舞者並排站立成一條直線陣型,自始至終保持相同的間距,通過群體合一的動律,展現協調感和生命力。《8》則是“直線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承接著《6》與《7》。這部作品與同系列其他作品的不同之處在於,舞者由站立變成了仰臥,肢體被進一步限制在地面上,動作的範圍被限制在了脊椎能夠活動的範疇,是名副其實的“躺在地板上表演”。
陶身體的“數位系列”舞蹈作品,至今已經創作了七部(從《2》開始),在陶冶看來,藝術並非是一味地追求創新,唯有過程本身,是值得揭示的。“數位系列”正是通過運動邏輯的累積,通過數字這種人類透知自然的理性結構的疊加,呈現自然次序的重復儀式。他認為透過對身體的萬花筒式的探尋,在種種狹隘的限制中,能夠打開對於身體更多地理性認知和無限可能。因此,未來,陶冶將用作品《9》為這一系列舞蹈劃上句號。
記者從文化廣場方面了解到,除了陶身體的作品,今夏還將有兩部現代舞作品分別在文化廣場上演。他們是優人神鼓的《勇者之劍》以及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的《霾》。
附演出信息
陶身體劇場《6》《7》《8》
演出時間:
2017年5月25日《6》、《7》
2017年5月26日《6》、《8》
演出地點:上汽?上海文化廣場
演出票價:80/180/280/380/48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