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歷史使命
上海,站在“交匯點”上謀求新作為
東海之濱,長江之尾,黃浦江畔的上海,一橫連著“長江經濟帶”,一豎挽起“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開放發展是這裡生生不息的濤聲。
而當自貿區在浦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後,上海的開放便多了一份責任:要擔當起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
站在一橫一豎交匯點上,上海謀求新作為有了新支點。
勤創新,成為走向“一帶一路”重要出海口
在上海自貿區建設步入3.0版前夕,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完成了首期人民幣債券發行,這是首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在中國發行的熊貓債券。
“上海自貿試驗區算是真正進入了搭建‘一帶一路’開放合作新平臺,建設服務‘一帶一路’的市場要素資源配置功能樞紐,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的快車道。”那些時刻關注著上海自貿區建設,積極獻計獻策的專家學者們紛紛感嘆。
上海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目標倒逼改革所做的有益嘗試,為成為“新平臺、樞紐地、輻射源”創造了條件。
“以青海省為起點,我們希望沿著‘一帶一路’做更多的總承包工程。”上海電力設計有限公司通過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成功嘗試,希望將市場擴展至海外,但是,一些沿線國家稅制的不確定性,也會讓企業遭受不可控的經濟損失。
不過,從2016年開始,以自貿區為平臺,上海保險業就通過出口信用保險這項創新舉措,為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出口提供服務和保障。因為有了總額為14.54億美元的風險保障,上海電建、上海電氣等一批總投資69.2億美元的項目得以落地。
而在自貿區3.0版的平臺上,除了出口信用保險,上海保險業還將進一步拓展海外投資保險、貨物運輸保險、工程建設保險等業務,為企業海外投資、産品技術輸出、承接“一帶一路”重大工程提供更多的綜合保險服務。
通過保險業所扮演的“助推器”的小縮影,可以看見上海正成為長江經濟帶,尤其是長三角地區企業享受制度改革“紅利”,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出海口。
走出去,架起互聯互通的橋梁
在柬埔寨暹粒,上海建工在這裡修建起一條條平整的公路,一座座堅固的橋梁;在埃及,上海電氣總承包了漢納維燃煤發電項目,一座凝聚著上海匠人智慧的電廠即將拔地而起;在泰國,上汽集團的新工廠將於今年底建成投産。
市商務委統計數據顯示,五年間,上海企業“走出去”網絡已覆蓋178個國家和地區,並與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部門和重要節點城市建立了經貿合作夥伴關係。其中,2017年一季度,上海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3億美元,佔全市總投資的16.7%,新簽工程承包項目合同額為12億美元,佔全市項目總額的77.5%。
“上海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僅在參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時提升了承接工程總承包的能力,還在參與國際産能合作和裝備製造投資項目時提升了效率。”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如此評價。
中國的技術也在“走出去”。在過去五年中,旗下著名子公司支付寶總部位於上海的螞蟻金服,將在國內積累的電子商務和普惠金融方面的技術、服務能力,以及商業模式輸出到印度、菲律賓、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一過程,企業在走向全球化,我們也尋找到了更多的合作夥伴。通過合作夥伴,我們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螞蟻金服集團國際事業部總裁趙穎曾表示。
“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內容,上海企業正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和技術輸出參與到“一帶一路”國家的建設當中,同時也為中國與外界架起一座座互聯互通的“橋梁”。
搭平臺,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體系
“橋梁”是紐帶,平臺才是關鍵。要成為平臺上的“橋頭堡”,上海必須找準並夯實“橋頭堡”的基石,而這基石又必須是上海的優勢。
上海的優勢在哪?毫無疑問,就是成為經濟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
依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除了洋山港,上海完善了浦東、虹橋兩座航空港的建設,總部坐落于上海的東方航空和春秋航空加速開闢了多條歐亞國家與中國之間的航線。與此同時,上海與長三角地區的高鐵線路也日益完善,進一步融入了歐亞鐵路網。
依託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自貿試驗區已在自由貿易賬戶、跨境人民幣資金池等方面有所突破,並建立起上海保險交易所、上海票據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場服務“一帶一路”。
依託國際貿易中心建設,上海在自貿試驗區率先推出出口退稅無紙化,完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改革,有效促進了上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上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達1555億元人民幣,佔全市外貿總額的比重提升至20.7%,其中出口、進口、進出口增幅分別為17.7%、33.6%和26.1%,均好于全市平均水準。
上海在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過程中,服務意識也愈發增強。例如,國稅總局依託12366上海(國際)納稅服務中心的人才和隊伍,開通了12366“走出去”納稅服務熱線,累計研究發佈了59份《國別投資稅收指南》,基本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投資目的地。(見習記者張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