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政頻出促進青年高品質就業

2017-05-11 07:40:2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多管齊下 上海新政頻出促進青年高品質就業

  近日,上海市出臺《關於新形勢下進一步促進本市青年就業創業的若干意見》。據悉,文件于5月4日起實施,為廣大青年送上政策服務大禮包。

  多管齊下多策並舉

  大力改善青年就業情況

  首先,在促進青年就業方面。針對“動手能力弱”的問題,推進實施青年職業見習計劃。針對“綜合措施缺”的問題,自2012年起啟動實施了青年就業“啟航”計劃,全面開展失業青年就業幫扶工作。針對“求職難度大”的問題,出臺了針對困難高校畢業生的求職創業補貼政策,並將長期失業青年納入就業援助政策扶持範圍。針對“就業渠道窄”的問題,出臺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費補貼政策和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費補貼政策。

  其次,鼓勵青年創業。針對“融資難”的問題,出臺了創業擔保貸款和利息補貼政策。針對“成本高”的問題,出臺了青年大學生初創期社會保險費補貼等政策。針對“能力弱”的問題,探索構建了“能力測評+創業培訓+創業見習”相結合的創業者能力提升體系。針對“載體少”的問題,在積極建設中國(上海)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鼓勵各區人社部門開發開業園區的同時,逐步將社會上功能完善的各類創業孵化基地納入創業帶動就業的工作體系。

  再次,是加強技能培訓。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實施“校企合作”、“雙證融通”項目。為提高崗位勝任能力,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企業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為推進技能隊伍建設,大力發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緊密貼近企業崗位實際要求的技能培訓。

  最後,強化公共服務。以“供求匹配精準化”為目標,在全市各區和街鎮設立了200多個職業介紹服務網點,並在上海公共招聘網設立青年大學生求職專區,提供實時在線服務。以“資源流動合理化”為目標,通過失業動態監測等手段,加強勞動力供求趨勢分析,建立以“樂業報告”為代表的就業統計分析報告發佈制度。以“公共服務品牌化”為目標,探索打造了“樂業上海”、“海納百創”、“技能上海”等服務品牌,為服務對象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務。

  《若干意見》為廣大青年

  送上政策服務大禮包

  《意見》從培養就業創業觀念、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拓寬就業創業渠道、拓展職業發展空間四個方面入手,積極打造政策服務支持鏈,面向在校學生、失業青年、在職青年,分類施策,精準發力。上海市過去5年通過各項政策措施的綜合發力,使青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人數保持在較高比例,失業人數不斷減少。其中,針對在校學生,重點通過深化教學改革、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培養就業創業觀念,幫助在校學生做好就業創業準備。針對失業青年,重點通過青年見習、職業訓練營等措施,提升綜合能力素質,幫扶青年實現就業。針對已經就業的青年,重點通過推廣新型學徒制試點,推行終身職業培訓制度,加強高層次青年人才的培養,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為青年服務,形成政府帶動引導、社會參與支持、市場配置資源的工作格局。

  在具體推進措施上,將聚焦影響青年就業創業的關鍵環節和主要矛盾,大力加強實體建設和機制建設。其中,在實體建設方面,著力打造一批職業訓練營、一批高校創業指導站、一支就業創業導師隊伍、一系列高品質的見習和孵化等基地。在機制建設方面,積極構建一個覆蓋青年群體的綜合信息庫、一個立體式的青年就業服務網絡、一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品牌、一系列青年勞動者技能提昇平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