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中華將成“上海之春”固定板塊

2017-05-11 08:39:5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魅力西南音樂會》亮相滬上 錦繡中華將成“上海之春”固定板塊

  圖片默認標題

《錦繡中國 魅力西南一一優秀音樂精品薈萃》5月9日晚獻演于東方藝朮中心歌劇廳。(攝影 祖忠)

  東方網記者李佳敏5月10日報道:作為第34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重頭戲之一,《錦繡中華·魅力西南音樂會》昨晚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獻演。來自彝族、侗族、苗族、土家族、藏族等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演員,為觀眾送上了一場極具民族風情的演唱和器樂表演。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默認標題

  本場音樂會秉持“突顯民族風、聚焦原生態”的創辦理念,保留了傳統少數民族音樂的旋律和韻味,又通過重新編配加入了多種現代音樂元素,讓古老的民族音樂插上了創新的翅膀,呈現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

  昨晚的演出,不僅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侗族大歌《春蟬》,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原生態表演唱《川江號子》,苗族民歌非遺傳承人蝶當久的《雲頂歡歌》以及將白馬藏人原生態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歌曲《牽手大熊貓》,又有對西南少數民族風土人情的演繹,如《民間吹管樂器串燒》,男聲獨唱《這山沒得那山高》,彝族女子組合《牧歌》,侗族車江琵琶歌《歌唱心聲話情誼》,女聲獨唱《火把節的火把》,更有西南少數民族表達對共建幸福家園的美好憧憬,如根據譚盾的作品改編創作的器樂五重奏《又見絲路》,女生獨唱《流不盡的瑞江》、組合唱《彩雲藍天》、《天下彝家親》等。這些形式各異、內容豐富的表演,帶領觀眾走近魅力西南,領略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

  圖片默認標題

  從今年開始,《錦繡中華音樂會》將成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全新板塊,每屆都將嘗試與一個新的區域合作,全面展示中華大地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共同唱響彰顯民族文化自信的華美樂章。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默認標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