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歌劇《軍中女郎》上海大劇院首演

2017-05-12 08:22:06|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帕瓦羅蒂藉此一舉成名 《軍中女郎》上海大劇院首演

圖片默認標題

劇照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5月11日報道:5月11-13日,由上海歌劇院全新製作的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的法語諧歌劇《軍中女郎》即將亮相上海大劇院。作為該劇全景舞臺版的大陸首演,上海歌劇院力邀國際主創團隊量身打造,眾多國外知名歌唱家加盟演出,讓這部鮮少與中國觀眾見面的美聲歌劇巔峰之作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

  2分鐘內連續唱足9個HighC

  《軍中女郎》是多尼采蒂眾多歌劇作品中頗具傳奇意義的一部,但卻甚少被搬上舞臺,原因是其中的高難度讓許多男高音望而卻步。劇中第一幕咏嘆調“多麼快樂的一天”,要求男高音在2分鐘內連續唱足9個HighC,因此被許多男高音視為難以企及的禁區。

  1968年,首次在大都會歌劇院扮演《軍中女郎》男主角托尼奧的帕瓦羅蒂,憑著自己的完美演繹一舉成名,從此被譽為“高音C之王”。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這一唱段成了檢驗實力男高音的重要標準。《軍中女郎》女主角的唱段也多次高達高音E,全劇對歌唱家們的聲樂技巧來説,都是“極限挑戰”。

  上海歌劇院版《軍中女郎》由希臘指揮邁倫·麥卡利迪斯執棒。在劇中飾演男主角托尼奧的是來自德國的男高音歌唱家烏韋·斯蒂柯爾特和旅意男高音歌唱家苑璐。而活躍於世界各大歌劇院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巴爾涅西和上海歌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莉奧妮?雷諾則飾演“軍中女郎”瑪麗,也將演繹超高難度的高音。

  中文熱詞加入讓名劇“入鄉隨俗”

  除了唱的部分,該劇表演、服裝、道具等方面的要求也很高。第一幕中的男聲合唱甚至要求在三分鐘內穿上法國士兵的三層套裝並配好皮帶皮靴。擔任導演及燈光設計的蓋伊·蒙塔馮對《軍中女郎》有著自己的理解:“多尼采蒂寫下這部以軍隊和戰爭為背景的歌劇,實則是想表達自己對於貴族階層的諷刺和不滿。而對如今的觀眾而言,我希望大家關注這部歌劇的喜劇成分,享受歌劇本身帶來的歡愉。”因而蓋伊在歌劇的喜劇效果上狠下功夫,不僅突出各角色之間的戲劇衝突以求生動有趣,還添加了不少時下流行的中文熱詞,爭取“入鄉隨俗”。

  該劇的舞美和服裝也很有特色。舞美色調以自然色為主,細節處理上運用了法式廊柱、雕花和線條,並別出心裁地用剪紙形式來呈現,兼具西方油畫的唯美意境。

  演出時,舞臺上層層疊疊的布景暗藏玄機。有幾道布景會隨著演員們的歌唱適時地上下調動,營造一種深邃的感覺。為了彰顯角色的性格特徵,服裝細節也心思獨具。如女主角瑪麗出場時是英姿颯爽的褲裝。隨著故事的推進,瑪麗愛上了托尼奧,便以一襲白色拖地連衣裙展現女性的柔和魅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