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陸家嘴未來:打開圍墻的金融城

2017-05-15 11:08:04|來源:人民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區縣新聞】上海陸家嘴未來:打開圍墻的金融城

改造後

【區縣新聞】上海陸家嘴未來:打開圍墻的金融城

改造前

  近日,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韓正同志描述上海未來: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適合漫步,城市始終有溫度。

  其實,喚醒街區的活力,增添城市的溫度,上海近幾年來一直在嘗試、在創新。

  作為上海社區自治系列的第三篇,我們把目光從居民小區拉到商務樓宇,也是上海繁華的核心區域:高樓林立的陸家嘴金融城。

  在那裏,一場打開圍墻、開放公共空間的嘗試,正在進行……

  消失的公共空間

  上海陸家嘴,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前有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後有上海中心、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拔地而起。

  每到夜幕降臨,這裡依然燈火通明,千萬盞寫字樓裏透出的燈光,正在共同寫就上海金融的風起雲湧。

  然而,這片面積僅為1.7平方公里、人稱“小陸家嘴”的核心區域,越來越顯示出其在空間上的不足——高樓大廈之外,留給城市、行人的公共空間已經不多。馬路上是車來車往,而馬路兩旁,行人只能在狹窄的上街沿上行色匆匆,街區缺乏人的交流,也缺乏活力。

  是陸家嘴已經很擠很密,再難有方寸之地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同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紐約曼哈頓,也是在狹窄的金融區域裏,擠下了全球各大交易所和銀行總部,並且沿街還點綴著數不清的咖啡館、口袋公園,供來自全世界的金融人士在此社交、頭腦風暴,迸發出創新的活力。曼哈頓人口之稠密,空間利用之高,令人讚嘆。

  另一個可以體現密度的數據也佐證了這點:曼哈頓的容積率高達10,而陸家嘴的容積率不過3.5,和巴塞羅那6層建築的空間利用率約等。這説明陸家嘴的空間,其實遠遠沒有用足。那麼,陸家嘴“消失的公共空間”都去哪兒了呢?

  答案也很簡單:在每一棟高層建築的圍墻裏。

  一般而言,每一棟建築周邊都有一些同樣屬於業主的“灰色空間”,它們和建築一起被圍墻“圈起來”,閒人免進。你圈起來一塊,我圈起來一塊,最終,城市能夠開放給市民休閒漫步的公共空間越來越少。這些建築的封閉圍墻,有些是肉眼可見的大門、鐵柵欄、混凝土墻,有些則是人們沒有意識到的綠化和花壇。

  從這個意義上説,為了讓城市的街頭充滿活力,讓出門的人擁有更多社交、跑步、閒聊的公共空間,“打開圍墻”是大勢所趨,但也是一個難題。

  居民小區打開圍墻或許有種種顧慮,那麼公司的大樓有沒有可能打開圍墻,開放給城市裏的每一個人呢?

  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花了一年多時間,就在“小陸家嘴”核心區域破解這道難題。

  難以想像的割裂

  各自為政的大樓圍墻,對我們的城市空間造成多大的傷害,許多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

  這裡需要先提一個概念:建築後退紅線。通俗地説,就是每一棟建築在建造時,距離城市道路或城市空間,都應該保持一定距離。如果用圖示來表達,那就是在某一塊區域,以建築為圓心,按照後退距離計算後,畫出一圈紅線,紅線範圍內的空間,都屬於大樓業主。業主雖不能全部用來造樓,但至少可以在紅線以內佈置綠化、停車庫、配套設施。

  於是,我們的城市空間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比如,一棟建築外有一條綠化帶,“看不見的紅線”從綠化帶中間穿過。這就意味著,本來是一條完整的綠化帶,但它一半屬於城市公共空間,由市政部門負責養護,一半屬於大樓業主,由業主負責養護。綠化帶怎麼養,養護頻率是多少,雙方難以互相干涉。這條被割裂的綠化帶面貌最終如何,不言而喻。而且,本來屬於公共空間的綠化帶應該允許市民自由進入,但現在和業主紅線範圍連在一起,也不可能開放給市民。

  比如,一條小路,被紅線一分為二。小路的左邊屬於業主A,小路的右邊屬於業主B。於是,這條小路左邊有雙向單車道,右邊又有雙向單車道。車道的方向在外人看來十分奇怪,明明4根車道,然而它是一來一去再一來一去。

  比如,有些樓宇之間,按照紅線“定下地盤”,本來在地理上是一條完整的街巷,結果變得互不連通。

  凡此種種,這條“看不見的紅線”,不僅割裂了城市空間,並且人為加劇了諸多不合理,也讓我們對城市更新束手無策。

  上海的老城區,囿于歷史局限,或多或少都有類似情況,而對寸土寸金的陸家嘴來説,它還有更為複雜的因素,給這道空間難題“火上澆油”。

  據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陸家嘴大多為高樓大廈,樓層越高,退線越深,樓宇“圍墻內的灰色空間”越多,能夠動點“小手術”的餘地也就越小。

  更讓人煩惱的還不止於此。新的城市地塊,如今只有一個大業主,地塊整體一起規劃,統一安排停車、道路、垃圾,空間格局不至於嚴重不合理,且如果想要“微更新”,説服一個業主就行。

  而“小陸家嘴”的發展歷史決定了,這裡的每一棟樓當時都不是一起開發的,沒有統一規劃,而是一棟棟滾動式發展,每一座高樓都有自己的業主,每一位業主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設公共配套和標識系統。假設陸家嘴一塊街區裏有3棟樓,那就需要協調3個業主,有8棟樓,就需要協調8個業主。工作量之大、之複雜,遠超想像。

  啃下硬骨頭

  如今,上海的城市中心已經不太可能做白紙上的規劃,小修小補的城市更新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而陸家嘴的土地上,金融的進一步發展,對空間提出更高的要求。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陸家嘴區域內寫字樓平均租售率92.2%,部分樓宇已達100%。接下來怎麼辦?金融城的空間優化迫在眉睫。

  20多年來,陸家嘴從曾經的農田發展到高樓林立,從窮鄉僻壤發展為繁榮市區,它象徵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也是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而如今,它必須進入二次創業的新階段了,再大的困難都不容回避。

  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要做的,就是啃下這根“硬骨頭”,讓企業打開圍墻、促進街區活力。

  他們選擇實驗的地塊是一個地處要道又相對獨立的街區:它由銀城中路、陸家嘴環路、花園石橋路三條市政道路圍合而成。街區與“小陸家嘴”三高樓宇(上海中心、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相鄰,而未來的地鐵14號線陸家嘴站主要出口,就位於該街區花園石橋路一側,一旦運營,過路人流將會十分可觀。

  獨立街區裏有3棟樓:東亞銀行金融大廈、太平金融大廈、東方匯經中心。

  第一次與3位業主協商時,工作人員就感受到極大壓力。如果説,居民小區的協調難點是眾口難調,那麼商業樓宇業主數量少,但每個都很強勢,並且沒有居委會之類的機構作為潤滑劑。

  “起初和業主商談開會,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小舢板,正在面對3艘航空母艦。”一位工作人員如此形容。

  也有業主不想參加空間改造計劃,“我的地方就是我的地方,沒必要混為一談,這樣管理方便”。無論工作人員説得多好,只要意識到“你們想把手伸進來”,業主都不太樂意合作。

  究竟怎麼説服3位業主,才能既實現公共利益,又兼顧對方的商業利益?經過幾次會談後,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總結出一條大原則:光談情懷不夠,情懷和利益需要雙管齊下。比如,告訴業主,如果3棟樓所在的街區空間可以共同規劃、優化設計、統一養護,最終能夠美化這一帶的環境,長遠來説就能實現物業的升值。

  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員這樣説服對方:“我們從來沒有站在你們的對立面,大家都是一個大團隊,一起為提升街區的空間價值而努力。你們出的每一分力、花的每一分錢,都會物有所值。”

  漸漸,業主們的態度軟化了,空間優化的積極性被激發起來,到了後期,每一方都對空間更新萌生了期待。

  但是波折和挑戰,仍然數不勝數。

  共同的街區

  協商的過程中,僅僅垃圾房,就差點難倒了工作人員。

  3棟樓宇在同一個空間分別建了3個垃圾房,不僅浪費空間,而且環境和體驗都不好。理論上,為這個街區設立一個大垃圾房最為恰當,可是問題來了,垃圾房設在哪棟樓附近?

  3位業主中,有人表示自己可以不用垃圾房,有人表示想要垃圾房,但最好別放在自己的地盤上。

  工作人員為垃圾房的事情疲於奔命,協調不成,第一稿只能設計一個折中方案:在空間的中心位置造一個環島,環島上就是一座3面開門的大垃圾房。然而方案給專家組評審時,幾乎所有專家都提出異議,有人直言不諱地説:“這樣太難看。”有人委婉地説:“我從沒見過視覺焦點、環島中心,居然是一座垃圾房。”

  方案只好重新修改,一個回避不了的困難擺在眼前:垃圾房必須儘量往邊角放置,可如此一來,靠近誰,誰都不會樂意。

  經過一次次説服,終於有一位業主鬆口,同意垃圾房靠近自己的地盤。為了體現公平原則,在協商其他空間資源時,大家也共同給這位業主做了點讓渡和補償。

  除了垃圾房,林蔭道也頗費精力。

  原本這裡的空間各自為政,綠化鬆散、空間割裂,別説一條完整的林蔭道,僅僅走路都不能走通。統一設計時,有一個方案獲得交口稱讚,那就是把整個街區紅線內的灰色空間,大部分變成一片蜿蜒連綿的綠化帶,並且像公園那樣,綠化中間有一條慢行林蔭道。

  如此一來,路人們平時可以像逛人民公園那樣,自由進入林蔭道,每天在此曬太陽、散步、聊天。這個設計,真正把3棟樓宇的“圍墻內灰色空間”開放給了每一位市民,也真正做到了“打開圍墻”。

  然而,林蔭道樹種選什麼,不同樓宇有不同訴求。幾乎每一次提到林蔭道,大家都會為自家樓宇附近的移栽標準、樹種選擇而爭執。還有兩位業主,對彼此附近的景觀道路用料意見不一致。比如,明明是同一條小路,一邊的業主喜歡磚石鋪裝,另一邊的業主提出用瀝青就行。

  為了否定磚石鋪裝,業主還舉例説:“你們看,國金中心廣場的磚石鋪裝沒過多久已經碎裂,磚石鋪裝後續維護非常麻煩。”

  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為了磚石鋪裝這件事,特地邀請專家進行評估。專家認為,只要施工符合標準,用小磚塊,而非大磚塊,一般不會碎裂,且舉了靜安嘉裏中心的例子來説明。為了讓業主徹底放心,工作人員還請來專業團隊測算該路段的車流,對地面的受壓情況進行評估。最後,幾乎所有權威專家都表示這條小路磚石鋪裝沒有問題。

  眼看技術難不倒工作人員,業主終於同意統一鋪磚。

  後續,街區的綠化將會統一由市政部門管理養護。也有業主提出自己養護,但是這一點上,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寸步不讓,回應説:“如果分開養護,一邊草是綠的,一邊草是黃的,那得多難看?”

  每一次協商都是一次挑戰,事無巨細,想要最終獲得多方認同,背後的功夫難以言喻。

  説到這裡面的訣竅,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表示,關鍵就是力求整個協商過程公開、透明、公平。所以每次開會,他們都確保3位業主全部到齊以後,才開始協商,從來不單獨找任何一傢俬下接觸。所有問題、訴求,擺上臺面,大家一起商量。

  也有時候企業提出的訴求,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滿足不了,最後向有關部門求助,問題迎刃而解。

  天長日久,設計方案在一次次協商中一改再改,不知改了多少版。陸家嘴管理方的誠意和決心,打動了所有業主。

  有一次,協商不成,一方的與會人員萌生退意,表示甩手不幹了,但此時,另外兩方非常支持,主動説,大家如果投票,結果就是2:1,不做也得做。一位業主代表甚至説:“街區是我們共同的街區,所有空間全部相連,這已經不是一家之事。”

  團隊就這樣在磕磕碰碰中,漸漸凝聚起共識,朝好的方向前進。

  突破看不到的圍墻

  打開圍墻,讓街區重新煥發活力,並非僅靠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的努力就能辦成。

  這次打開圍墻的嘗試,有一個關鍵,那就是突破了單體建築紅線。

  原本,每棟樓幾乎都沿著紅線設置自己的綠化帶。我們經常有類似體驗,上街沿之所以不夠寬敞,難以步行,往往是因為裏側有高高築起玻璃磚的花壇和綠化帶,這其實就是企業的紅線,這樣的好處是方便計算和管理,只要沿著玻璃磚開始計算面積,就知道企業的綠化率和紅線是否合乎規範。

  然而如今,試驗街區的綠化是公園般不規則形狀,週邊線條蜿蜒曲折,一會兒綠化在原紅線裏,一會兒綠化又超出原紅線範圍,與慢行道路融為一體。街區統一設計後,3棟樓彼此之間的紅線也相互混雜,難以清晰劃分。所以最後,整片街區一起計算綠化配比和紅線距離。

  “如果按照每棟樓單個紅線來管理,打開圍墻永遠做不到。”工作人員解釋,“所以我們現在統一計算總佔比。”而空間統一規劃後,綠化面積和佔比反倒比原來更大,超出了3000多平方米。

  這種突破單一紅線的新嘗試,首先需要相關管理部門的支持。

  除此之外,未來街區還會成立公共空間的聯席會議制度,業主們每年共同商討空間優化的經費,湊成一個盤子。紅線外由政府承擔,紅線內由業主出資。

  地塊紅線是“看不見的圍墻”。但這裡,未來除了房子以外,目之所及,都將是市民的休閒空間。樓宇裏的幾家咖啡館也聞訊而動,興致勃勃,打算將座位擺到外面。

  在此之前,陸家嘴該片區沒有大樹和林蔭道,沒有馬當路那種街邊可以坐下聊天的咖啡館。原本狹窄的慢行區域,管理部門即便想設計什麼東西都不可能。而如今,在街區中,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還設計了充滿趣味的公共裝置藝術,有一面墻可以塗鴉,還有一口井作為景觀。

  其實一年多以前,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曾經想嘗試讓北面的老舊街區打開圍墻,但那個街區涉及8棟商務樓宇,最終協調以失敗而告終。

  這個案例的成功,讓他們很受鼓舞。如今,浦東新區還有2個街區的業主們主動提出,也想嘗試空間改造。

  社會治理的創新,未必局限在居民住宅區。陸家嘴31.78平方公里範圍內,集中了251棟樓宇,金融城本身也是一個大社區。

  隨著一座座“圍墻”的打開,未來的上海,一定會是一座依然繁忙,但彼此能更便利地邂逅交流,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的全球城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