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醫患矛盾衝突不斷 青年醫生應向“心理學”學習
東方網通訊員胡德榮5月15日報道:2017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示範中心專題培訓會今天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落幕。作為本期培訓會最大亮點,中華醫學心身醫學分會前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著名臨床腫瘤專家何裕民教授為學員們作了題為“臨床心理的本土化:理論與實踐”的報告,呼籲臨床醫生、特別是青年醫生應謙卑地向心理學學習。
如何更好地獲得患者及其家人的理解?如何讓醫患關係變得和諧融洽……這些都是當今中國醫療界正在思考和致力解決的問題。何裕民在報告中指出,今天,世界範圍有不少聲音對臨床醫學發出質疑,臨床醫學內部要求變革的呼聲也日益高漲,醫學需要不斷反思與自我批判,從而實現自我超越。
何裕民説,心理學對此早已做出反思並迅速改變。在這一點上,臨床醫生應虛心地向心理學學習。當今的年輕醫生在校時基本上都學習過《醫學心理學》課程,但僅如“蜻蜓點水”,學得很表淺;一旦走上臨床碰到病人時,幾乎都忘記了。面對病人在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臨床醫生往往認為這是病人自己的心理問題,得由病人自行解決。
當下,醫患緊張、衝突不斷是不爭的事實。臨床醫生常會在診療中遭遇“土豪金”。在他們看來,給錢了醫生就要救活,不救活就是醫師之罪過;百歲老年人仙逝,訃告是“因病醫治無效”,仍是醫師的罪過。面對部分病患家屬的指責,何裕民認為,臨床醫生懂一點心理學,多作一點醫患間的換位思考,可避免許多矛盾。當今諸多醫學大家,比如,北京的胡大一教授、上海的湯釗猷教授、廣州的鐘南山教授等都十分重視心理學,而且在幾十年的行醫生涯中自己摸索、積累出了一套臨床心理學做法。何裕民直言,目前不少年輕的臨床醫生或者不重視心理學,或者心理學技巧不夠。
何裕民指出,中國在心理學研究領域有著厚實的本土資源。在歷史長河中,中國思想家留下來的著作中,多有心理學的思想。中國的“心身共軛觀”就是本土化的醫學心理學。所謂心身共軛,是指把心身視作互為網絡狀錯綜結構,內在各有層次結構,以先天生成之體論,則精生氣,氣生神;以後天運用之主宰論,則神役氣,氣役精。“心身共軛”現象在醫學上的應用,就是通過改變認知,加強社會調適,糾正不良個性及心理,進行行為干預等醫學手段。何裕民説,“心身共軛”還可以防範或糾正一些心身相關的心腦血管、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病前狀態。他認為,發展並提升心理學研究對於改善當下中國臨床醫學中的實際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心理學一直背負著三大使命:防範心身疾患、使生活豐富充實、開發人的潛能。何裕民認為,作為積極的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臨床醫生對心理學知識的吸取將有利於醫學進行自我反思,並幫助其實現自我超越。因而,在如今的診療機構和醫學研究中,臨床心理學不應該“缺席”。
現為國家統編研究生教材《中醫心理學臨床研究》主編、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心理學及心身醫學》主編的何裕民教授新近提出“健康人文學”概念。他指出,提升全民健康人文素養可彌補當今醫學人文孤魂化,提高臨床診療水準;是消弭醫患衝突的抓手;並可有效減少或防範慢性病蔓延,具有治本之效。何裕民還強調,在“健康人文學”的建構中,臨床醫生應謙虛地學習心理學將是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