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將建立統一技術性貿易服務平臺

2017-05-18 08:23:29|來源:人民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應對新一輪技術性貿易壁壘,上海自貿區亟待建立統一服務平臺

  入世十多年後,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然而當前,全球貿易增長乏力,外貿形勢複雜嚴峻,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隨著關稅壁壘作用在全球的持續下降,技術性貿易措施正日益成為影響世界貿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正成為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繞不開的難題。

  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影響外貿發展

  2015年12月,加拿大通報我國輸加冷凍烤鰻檢出氟喹諾酮類藥物,不予通關;2016年,日本對輸日水生動物開始實施新的進境檢疫要求和檢疫證書……2016年WTO發佈的最新監控報告顯示,20國集團貿易限制措施達到了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指出:“西方國家強化貿易保護主義,除反傾銷、反補貼等傳統手段之外,在市場準入環節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勞工標準、綠色壁壘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具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遭受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巨大,每年因為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總額在600億美元以上。上海作為國內重要的貿易口岸之一,發揮著重要的“風向標”功能。具不完全統計,上海30.4%的出口企業受其影響,每年直接損失近30億美元,企業新增成本近20億美元,出口商品增長率為此減少1.72%,並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上海“新産業”與産業國際競爭力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湯蘊懿博士認為,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相比,以貿易性技術措施為主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措施隱蔽、易於採納、運用靈活等特點,對我國造成的貿易影響和損失比例成倍上升。

  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困難重重

  2016年2月,南非向WTO通報新《出口到南非豬腸衣的獸醫衛生證書》,準備通過變更獸醫衛生證書評語內容,對鹽漬豬腸衣的加工工藝提出了嚴苛的要求,要求所有進口鹽漬豬腸衣必須使用磷酸補充幹鹽或者飽和鹽水腌制30天的加工工藝。

  收到南非客戶通知的上海星星腸衣有限公司廖莎告訴記者:“當時整個鹽業市場都沒有磷酸鹽供應,這就意味著要麼我們自己研製磷酸鹽,要麼完全放棄出口到南非。”

  除了出口到美國和荷蘭之外,星星腸衣最大的市場就是南非。2016年,公司出口到南非的豬腸衣數量近100萬把,羊腸衣近65萬把,出口金額約為1千萬美金。一旦通報生效,星星腸衣的年生産成本將增加165萬到245萬左右,而國內出口腸衣行業損失預計在5000萬美元以上。

  廖莎走投無路,最終求助於上海檢驗檢疫局。在接到企業訴求後,上海檢驗檢疫局第一時間做出響應,通過質檢總局向南非提出評議意見。經過多方努力,南非方面作出了讓步,發佈了補遺申明,同意通過雙邊磋商,針對不同國家動物衛生情況制定特別的衛生證書要求。近五年來,上海檢驗檢疫局主持國外技術法規通報評議20余項,參與評議200余項,提出貿易關注近50項。

  不過,據數據統計,自2008年以來,G20成員共採取1583項貿易限制措施,迄今僅取消387項。其中美國採取600多項,2015年平均每4天推出一項。造成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困難重重主要原因在於,各國技術性貿易措施分散多樣,一家企業很難獨自面對。另外,發達國家技術性標準多、要求高,而且取樣、測試、評估等合格評定程式複雜,我國産品要必須接受進口國指定實驗室的檢測,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

  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亟需企業煉“內功”

  企業是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直接受害者,理應對此最為敏感。然而據調查顯示,中國TBT/SPS諮詢點網站作為國內外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信息的權威發佈網站,企業從其中獲取相關信息的比重僅佔4.6%。中國企業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認知尚且處於懵懂之中,由此帶來的傷害不在少數。

  “企業主體意識淡薄,與政府對技術性貿易措施宣傳不到位存在一定關係。”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信息處處長周師迅博士認為,應積極宣傳我國現有綜合信息平臺,如TBT/SPS諮詢點網站。同時,加強行業協會的建設,及時為企業提供應對指導。

  在認知的基礎上,重要的是如何化解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針對不同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問題,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除“破除”對方的技術壁壘以外,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展規劃處副處長鄭浩表示,還有一種方式——“跨越”。

  湯蘊懿強調,企業需要抓緊修煉“內功”,努力提高企業標準水準和競爭能力,化被動為主動。

  上海益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作為一家專業做蔬菜保鮮的公司,二三十年來,我們每年幾萬噸的蔬菜出口到世界各地,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狀況。”該公司總經理張昌國告訴記者,“幾年前,日本提高對農藥殘留的檢測標準,要求近乎苛刻。但我們對蔬菜的農藥殘留管控的非常嚴格。因此,儘管日本方面的要求提升了,我們的蔬菜依然符合標準。”

  只是目前這種成功的案例並不多見,大多數企業疲於被動應對,甚至在不知其可的情況下失去大量的訂單。

  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亟需政府部門出手

  由政府部門組織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是國際慣例,一方面,技術性貿易措施所包含的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和合格評定等均由各國政府部門組織制定,另一方面,國與國之間技術性貿易措施協調主要由政府部門出面。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將“積極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強化貿易摩擦預警,化解貿易摩擦和爭端”列入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重視可見一斑,然而目前的管理體制並不盡人意。

  “地方層面上,各部門之間始終各自為政。”湯蘊懿提出,如何在上海形成橫向聯合,信息共享,完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預警和反應機制,是管理體制不適應技貿措施發展的首要問題。

  周師迅認為問題在於:一,管理體制不適應技貿措施發展趨勢的新要求;二,技貿措施的相關法律法規與標準體系不完善;三,技術實力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四,信息情報工作存在不足。為此,要建立主動有效的預警監測機制,系統連續地跟蹤、收集最新的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動態,及時發佈預警信息並反饋給企業,使企業在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時,做到“知己知彼”非常必要。

  上海自貿試驗區可率先建立統一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平臺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的通知》指出,“加強同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加快構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大數據分析為支撐的‘互聯網+政府服務’體系”。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孫大偉指出,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是系統工作,需要完善的制度、機制和投入作為保障,包括國家的頂層設計、相關部門和地方的協調機制、技術支撐和資源保障等。

  “建立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平臺完全吻合國務院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新要求,在制度與政策上建立起一套系統、完善的作法,從信息管理、制定國際標準以及實現國際互認等方面著手,積極主動地從源頭佈局,將技術性貿易壁壘納入全過程管理中,是在企業和標準之後政府亟待跟進的環節。”湯蘊懿強調。

  針對現階段技術貿易措施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優化上海市進出口貿易服務效能,全面發揮技術貿易措施作用,周師迅認為,建立技術貿易措施工作統一的領導機構、統一的服務平臺、統一的研究力量迫在眉睫。

  湯蘊懿建議,可採用“政府主導、中心運行、行業協會參與”的方式,應是比較可行的做法,也是當前各國普遍採用的方式。在具體方式上,可採用由相關部門牽頭,在市級層面上形成領導小組,形成管理合力;同時,設立獨立的非營利性服務中心,具體承接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相關公共服務,行業協會以理事會的方式參與決策。中心為廣大企業提供的服務原則上應納入政府採購項目,由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提供財政保障。

  “此舉很有必要。”周師迅認為,除了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組織領導和發展規劃等,其他工作應放手由市場完成,政府僅發揮輔助作用。此外,還需要加強行業協會的建設,逐步將權利和工作下放給行業協會。讓行業協會與政府有關部門和主管機構徹底脫鉤,真正成為企業的服務者,蒐集相關信息,對會員企業進行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諮詢、培訓等服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