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市民文化”聯歡

2017-05-22 13:48:24|來源:新華社|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滬浙交界 市民文化節成長三角“市民文化”聯歡

  新華社上海5月21日電(記者李榮)今年的上海市民文化節又啟動了。滬郊金山楓涇鎮21日推出了“社區日”。這裡是滬浙交界處,上海楓涇與浙江姚莊,是“跨地域”“緊相鄰、貼隔壁”,兩地居民進行“文化聯動”,共享一個“社區日”。上海市民文化節,成為長三角“市民文化”的聯動平臺。

  “社區日”當天,在楓涇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樓的培訓室內,楓涇鎮“讀與寫”書友會的會員們與來自浙江姚莊的市民一起探討了“莊慶娟現象”。莊慶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村婦女,現在是楓涇鎮中洪村的一名村幹部。“讀書改變命運”在她身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喜歡看書寫作的她通過閱讀,從一名工人成長為一名村幹部,並且在業餘時間堅持閱讀、寫作,至今已累計創作作品500多篇,其作品選《心靈放牧》已正式出版,她的家庭也被評為全國“書香之家”。滬浙兩地的民間書友,在莊慶娟身上得到不少啟發,並且也都有點“手癢”,想著“回去以後自己也寫一篇試試看”。

  在2樓音樂教室,8位來自楓涇及浙江姚莊的故事員,正繪聲繪色地講著流傳在滬浙地區的民間故事。故事員時而溫婉動情、時而怒目圓睜、時而幽默詼諧、時而義正詞嚴,他們的“嬉笑怒罵”,皆成了民間故事里民間智慧的“口頭文章”。兩地的故事聽眾都聽得入神,在一些他們熟悉的故事段落和細節處,他們禁不住笑著彼此附在耳邊説:“小時候家裏的老人也曾經給我們説過的。”民間文化專家説,滬浙保持至今的“講故事”傳統,是一種民間文化的“活態展示和傳遞”。

  滬郊楓涇,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有近50處保護文物。“緊相鄰”的浙江姚莊,與之也是文脈相近,民風相連,歷史上兩地不少人家本就是“一家親”。楓涇鎮負責人説,如今,長三角正在加快一體化進程,區域文化一體化是其中的當然之義。上海每年推出市民文化節,讓“市民文化、民間文化”唱主角,這個文化平臺應當向長三角區域開放,讓長三角區域“一家親”的大文化,成為一個新亮點。這一次,就是從滬浙交界處起頭的嘗試和探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