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執著:邵萬生讓“老味道”更時尚

2017-05-24 08:52:24|來源:新華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品牌商家】舌尖上的執著:邵萬生讓“老味道”更時尚

  這兩天路過南京東路,不少人發現邵萬生南貨店裝修一新,吸引了不少新老顧客的慕名前來。在邵萬生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金國看來,此次調整不僅是傳統經典與時尚新穎的融合,更是一種內在的提升,“我們只有加速品牌拓展,做好資源再整合。老字號的金字招牌才不會變暗。”

  從“邵萬興”到“邵萬生”

  邵萬生創立於清朝咸豐二年(1852年),相傳創始人為寧波三北一名喚“邵六百頭”的漁民,起初在虹口黃浦江沿江碼頭一帶擺攤製作寧紹鄉土風味的糟醉食品和經營南北特産,經數年苦心經營發跡後,在吳淞路上擇址開設邵萬興南貨店。清同治九年(1870年)遷址至南京路,改號為“邵萬生”,經營“兩洋海味、閩廣洋糖、浙寧茶食、南北雜貨”。邵是他的姓,萬生是他的願望,意思是取其生生不息,希望他新開的店舖能興旺、能發達,能一興而起地往前發展。

  邵萬生獨具一格的糟醉製作工藝始於清朝咸豐二年(1852年),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六年的歷史,以自産自銷特色糟醉尤為聲名遠揚,邵萬生糟醉知名産品中有醉蟹、黃泥螺、醉螃蜞、醉香雞、糟青魚、醉香螺、糟蛋、蝦籽鱉魚、醉蟹糊、醉蟹股、蝦油露、蝦籽佐料等,素有“中華糟醉席上珍,眾口皆碑邵萬生”的美譽,邵萬生糟醉産品屢獲“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名牌”、“上海市暢銷品牌”、“上海市糟醉名品”等稱號。

  一百六十六年來,邵萬生歷經滄桑數易其主,但歷屆掌門人均珍視所創品牌,特製的糟醉食品秉承選料嚴格、配料獨特、工藝精湛,注重誠信經營及貨真價實的傳統特色,産品不僅風味獨特,且適應時令,隨季而變,素有“春意盎然上銀蚶,夏日炎炎食泥螺,秋風蕭瑟嘗醉蟹,冬雲漫天品糟雞”美譽。當年,香港環球航運集團主席、造船大王包玉剛每到節令都派人來南京路邵萬生南貨店選購黃泥螺、醉蟹。上海有關代表團赴港訪問時,也專門請邵萬生定制醉蟹、蝦籽等商品作為禮品贈送給香港知名人士。隨著邵萬生的重新崛起,在保留黃泥螺、醉蟹等糟醉特色的同時,近年還成功改良了其配方,使之更貼合現代消費者的口味,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在李金國看來,老字號是一種信譽的保障,但凡能夠存活下來的老字號,一定有它存活的道理。“現在國家提倡擴大內需拉動消費,老字號無疑是消費中的亮點,因為老字號的知名度、美譽度確實是很高的,在消費者心目中有很強的公信力。現在國家對於食品安全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像我們的一些槽醉食品,在品質上更是容不得半點馬虎,我覺得這反而會給我們老字號帶來更多的機會。”

  做大、做強並舉

  邵萬生商貿有限公司是上海黃浦區新世界(集團)下屬的一家以零售為主兼食品加工的綜合性商業企業,旗下擁有邵萬生、三陽、黃隆泰、川湘等百年老店、名特商店及其食品加工廠。在《舌尖上的中國》裏,南京東路步行街上的“三陽南貨店”所銷售的金華火腿,被攝製組認為代表了“時間的味道”,成為上海這座現代化城市中傳統美食的味覺“紀念館”。

  “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們在品牌拓展方面多舉措並進。”李金國説,“我們加大了推進社區品牌化連鎖進程,以洋涇店、共康店、南京西路店為代表的社區連鎖門店,在企業銷售中已經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去年9月底邵萬生靈山路店正式開張,作為目前公司旗下首家創新模式體驗店,針對當地社區居民的消費需求,匯聚了邵萬生特色糟醉、南北貨、熟食、特價商品、腌臘、醬菜、糕點等千余個品種的商品,受到社區居民的熱捧。我們還探索強強聯合深化品牌合作,通過“美味+健康”、“資源+市場”、“品質+品牌”的緊密合作,為全面進軍上海高品質滋補食品以及海洋食品市場做好了鋪墊。尤其是與大連海晏堂強強聯手,建立了邵萬生海晏堂品牌,深度開發生産多元化健康食品,開啟了邵萬生進入高端海洋食品的步伐。”

  事實上,在外界看來,體量並不大的邵萬生,能夠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中穩步向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體制、品牌和産品的把握非常精準。很好地利用老字號和資本的平臺。

  “我的想法是做大、做強並舉,零售、生産共進。邵萬生現有的體量並不大,要把小規模的單體做強是有一定困難的。我們應該在做強的前提下,去拓展企業的外延。而要做大,就要走連鎖之路。雖然我們現在的優勢是南京路這條黃金路段自有店舖,但我們也要居安思危。”李金國説,“這次對於南京東路店的業態調整,就是希望能夠以一個全新的面貌來展現在廣大顧客面前。”

  “對於産品,我們生産和零售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尤其是産品線上,我們旗下品牌企業要做到多方位錯位經營、形成優勢互補、建立産供銷一體化網絡。去年,成功牽手江源農牧有限公司,固定了4000畝的蟹源供給基地,該蟹源基地借助上海水産大學的科研力量,充分利用當地好的水質和充足的水草,培育千畝優質螃蟹,進一步提升邵萬生招牌醉蟹的品質和品質,同時一籃子解決以往散戶收購不穩定、價格波動較大等問題。”據李金國介紹,邵萬生在江蘇、黑龍江、遼寧等省開闢了黃泥螺的貨源地,建立了産供銷網絡。今年,三陽與雲南智圓展開闔作,將新鮮美味的松茸直接空運到上海,利用線上線下互通融合的方式,借助東方購物的平臺送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三陽餅業也將在下半年全新上線,屆時將有四五十種商品同時推出,既有自己食品廠的自製産品,也有合作供應商的創新産品。滿足了消費者自己食用與送人手禮的各方面需求。

  取長補短祭出“組合拳”

  “今年,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繼續做好資源整合工作,深入挖掘老字號品牌所蘊含的無窮價值,使之成為指引公司轉型發展的明燈。”李金國説,“我們今年將主打‘成熟機制+專業人才+老字號品牌+優質網點’這套組合拳,將現有成功模板複製到腌臘、南北貨領域,加快尋找優質、誠信、可靠的戰略合作夥伴,‘取長補短’將公司優質門店和老字號品牌價值充分發揚,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産品對於品牌的依附度,最終形成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在品牌社區連鎖方面,要針對社區商業特點不斷加大共康、洋涇、淞南等社區連鎖門店的調整力度,嘗試引進邵萬生水産養殖基地直供大閘蟹,打開社區大閘蟹市場。”

  據李金國介紹,2017年邵萬生食品廠將新增一條食品生産線,主攻研發新産品,進一步精進醉蟹製作工藝,初步探索熟制醉蟹類研發技術。邵萬生食品公司要確保四大類主力産品2017年全部上市面向消費者,與自身食品加工工業形成良性競爭。

  “現在的糟醉貨沒有以前那麼鹹了。”李金國説,“以前,吃槽醉食品的主要中老年人,現在為了吸引年輕人,加上倡導健康生活,低鹽飲食,所以都吃得清淡了,所以我們的配方現在也進行了一定的改變,力求適合人們對於健康的需求。現在,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禁止生産經營醉蝦和醉蟹,我們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於我們的産品結構進行調整。同時,像毛蚶、銀蚶等水産品,現在也禁止銷售,因而像過去‘春意盎然上銀蚶’的盛況,現在也難以出現。未來,我們將通過對於産品線的進一步改造升級,來為廣大市民提供更有特色的産品。”

  今後,邵萬生的發展一定是多元化的、立體化的,以及注重消費者體驗的。但萬變不離其宗,其核心一定是突顯出公司旗下這些老字號品牌的競爭力、影響力。李金國説:“邵萬生今後的發展特點是強調專、精、特、新,以此來展現老字號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讓我們的消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字號品牌帶來的溫暖。”

  在李金國看來,老字號企業發展到今天,一定是經過真槍實彈的考驗,我們不缺資金、不怕艱苦、不懼危難。作為本著一顆赤誠之心努力經營的良心企業,我們需要的是得到社會各界的理解、包容和支持。

  記者手記:強強聯手振興“老字號”

  經過商業企業的改革、改制,以及區政府、新世界集團、供銷合作社等各方面的關心、指導和幫助,邵萬生組建了邵萬生商貿有限公司,由“邵萬生”、“三陽”、“黃隆泰”、

  “川湘”等多家百年老店、名特商店組合而成,實現食品雜貨行業老字號的強強組合,不斷做大、做強。

  事實上,在上海的老字號中,通過這樣強強聯手的案例並不少見。在市場經濟的大浪中,靠一兩家老字號的單打獨鬥,特別是對於一些體量小的企業來説,肯定是難以為繼,做大和做強,有時候是需要並舉的。

  復興一個老品牌並不比創立一個新品牌更容易,老品牌有文化沉澱的優勢,但是重新進入市場需要資金、經營、推廣等諸多條件。對於有關部門來説,除了要鼓勵這樣的做大做強之外,更需要對老字號加以更多的呵護,特別是在各種政策上,給老字號一個寬鬆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一個品牌就是一段歷史。過去,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對於品牌並不是很重視,一些品牌因為與外資合作之後而被“雪藏”,最終失去了發展良機。今天,我們應該汲取過去的教訓,讓我們這座城市的歷史,通過一個個老字號展現出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