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跨界經營是一種趨勢

2017-05-25 11:02:41|來源:經濟日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對房地産企業跨界需要理性看待和分析。無論堅守房地産領域或以房地産為主兼顧其他,還是適時轉型,各房地産企業都應依據城市規模、人口結構、商品房供需狀況、同行業競爭程度、本企業優勢劣勢,作出理性分析和抉擇。

  近日,一則媒體報道引發業界人士關注。報道稱,最近100多家上市房企2016年年報披露進入尾聲。近年來,房企頻繁跨界轉型互聯網遊戲、金融、醫療和養老等領域,但從業績來看,這些跨界産業絕大多數難成氣候。筆者注意到,這則報道的重點並非是房地産企業跨界,而是著重探尋發展養老産業的不易,但由此引發的關注卻是房企的頻頻跨界和跨界以後的難成氣候。

  筆者以為,對房地産企業跨界需要理性看待和分析。隨著當代社會生産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行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不同行業、産業之間的關聯度、依存度也在不斷加深,這也使跨界發展成為一種趨勢甚至常態。正如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所説,這是一個大跨界的時代。具體到房地産企業,很多中外著名房企也都在不斷跨界發展的進程中。當然,這些跨界行為或許有兩種可能,或是擴大規模和經營範圍、以期進一步做大做強,或是尋找新的突破口、為徹底轉型鋪路。無論哪種情況,都實屬正常,中國房地産企業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也確實到了一個重要的調整期。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分別同比增長20.1%和15.7%,增幅均降至一年來的最低點。目前,很多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庫存積壓嚴重;一些一二線城市,在持續推進以降低住房杠桿率為主的樓市調控措施之後,有效控制了投資投機性購房,商品房銷售增幅回落,而銷售下降也將帶來價格漲幅回落甚至價格回落。眼望未來,一方面,調控會釋放一定剛需和改善性需求,且這種需求會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和城市改造進程保持穩定增長;另一方面,考慮到控制人口規模、房屋存量、居民收入水準及房價收入比等因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規模在一定階段內是相對有限的。因此,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産行業仍有一定發展空間,但同時,房企的調整特別是部分企業的轉型也勢在必行。

  無論堅守房地産領域或以房地産為主兼顧其他,還是適時轉型轉向,各房地産企業都應依據城市規模、人口結構、商品房供需狀況、同行業競爭程度、本企業優勢劣勢,作出理性分析和抉擇。但需要看清的是,在長期堅持“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基礎上,房地産業粗放經營、野蠻生長的模式將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將是逐漸形成的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因此,房地産企業必須苦練內功,從提高品質、科學管理、改進服務等方面入手。在辦好主業的基礎上跨界相關行業,只要看準方向、經營得當,也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合理選項。

  至於本文開頭提到的一些房地産企業跨界養老産業難成氣候,其實,問題的根源或許並不是選錯了方向,而是以什麼樣的理念去經營和發展養老産業。養老産業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但必須從實際出發。之前曾有報道稱,北京市在河北高碑店建大型養老設施,老人入住要先交100萬元,購買70年使用權;然後,每月再交4000元,購買服務。以這樣不切實際的思路經營養老産業,經營者即使不是房地産企業,恐怕也難成氣候。而房屋是養老業最主要的基礎設施,房地産企業如果從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準和老年人收入水準的實際出發,還是有可能在發展養老産業方面有所作為的。(潘 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