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區:推進立體式黨建服務體系建設

2017-06-02 12:17:10|來源:人民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為進一步深化市委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1+6”文件精神,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崇明區委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鄉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村居黨建服務站、塊區黨建服務點以及黨員家庭為主體,以服務為主線,以功能和資源整合為基本方法,構建形成橫向拓展、縱向到底的立體式黨建服務體系,著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服務陣地。

  著眼功能完善,把陣地建到群眾“家門口”

  通過組織再造、結構優化,進一步把黨建工作的觸角向“神經末梢”延伸,在縱向上找突破、求發展,形成服務體系。做強鄉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按照全市街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對照清單,進一步強化規範化建設。突出黨的元素,增強儀式感和莊重感。完善社區黨校、遠程教育、書記工作室、黨代表工作室、接待窗口等功能區佈局,完善基本功能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水準。做實村居黨建服務站。在全區所有村居掛牌成立黨建服務站,站長由村居黨組織書記擔任,副站長由村居黨組織副書記或委員、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黨員志願者等擔任。並組建不同類型的黨員志願者隊伍。服務站設置(掛牌)鄉鎮社區黨校分校、“兩代表”接待室、黨員志願服務站等功能室,並在政治堅定、能力突出的黨支部書記所在村居成立優秀書記工作室,進一步拓寬服務邊界,深化服務內涵。做精塊區黨建服務點。結合基層黨建進樓組、進村組工作,以黨小組、管理網格等為基本單元,綜合考慮場地條件、活動便利、輻射效應等因素,選擇一個黨員、群眾宅基或空置房,建立黨建服務點。並與睦鄰點相融合,統一配備六件套:銘牌標識、黨旗誓詞、桌椅、紅色書櫃、報刊雜誌以及規章制度。同時,建立“庭院課堂”、“農家學堂”,定期開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項目,吸引周邊黨員群眾參加。今年內,全區將組建村居黨建服務點273個,努力打造成一批教育管理黨員、服務引導群眾的前沿陣地。做細黨員家庭。全面深化黨員家庭掛牌,在黨員家門口或樓道懸挂“黨員家庭”標識,合理劃分黨員責任區,推動黨員圍繞生態島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創建、服務群眾等方面進行公開承諾,並將承諾內容挂在黨員家庭的醒目位置。

  堅持黨建引領,把服務送到群眾“心坎上”

  堅持統籌謀劃,整體推進,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立體式黨建服務鏈條上,廣泛整合各方資源,實現資源在一線凝聚,服務在一線拓展。上下聯動送資源。以鄉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為“龍頭”,推動社區黨校、書記工作室、黨代表接待室和區域化黨建等服務功能向黨建服務站、點延伸。比如,鄉鎮社區黨校在做實示範培訓的基礎上,重點抓好課程資源的收集整合,每月形成課程清單,為村居黨建服務站、點配送。今年以來,全區18個鄉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已為村居站點配送各類講座、黨課500多場次,受眾5萬多人次,大大提高了黨員教育培訓的覆蓋面和實效性。鄉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書記工作室重點突出調查研究、實務培訓和督查指導功能,設立在村居的優秀書記工作室則強化實踐帶教功能,實現理論培訓和實踐帶教的有機結合。截至目前,全區18個鄉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已全部建立書記工作室。52個村居建立優秀書記工作室,帶教村居後備幹部116名,為2018年村居黨組織換屆選舉打下了堅實的人事基礎。左右互動聚資源。以村居黨建服務站和塊區黨建服務點為支點,不斷放大資源的聚合效應。村居黨建服務站突出服務功能整合,在做實黨建基本服務的基礎上,堅持黨建引領,把行政條線的政策諮詢、法律服務、矛盾調解、農業技術推廣和文化娛樂等服務功能整合起來,使服務的資源更聚焦、職能更具體,集中打造服務品牌。塊區黨建服務點強化資源聚合,充分發揮群眾“家門口”的區位優勢,努力將其打造成開放性、共享型的服務平臺。比如,鄉鎮成人學校為服務點配送書櫃和實用技術培訓課程;鄉鎮文廣站為服務點配送簡單的音響設備和群眾歡迎的文藝課程;文明辦則為服務點配送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宣講課程,等等。

  突出制度規範,把黨的形象樹到群眾“腦海裏”

  用制度保障站點運作。堅持幹部下樓層,服務上臺階,在村居黨建服務站,探索推行“一門辦公、一口受理”服務模式,將村居幹部統一集中到一樓辦公,並設置接待服務台,實現前臺接待,後臺辦理的有序銜接。探索實施“全崗通”服務機制和錯時上班制,配套完善接待接訪制度、首問責任制等,確保服務黨員群眾不懈怠、“不斷檔”。同時,建立健全村居“兩委”班子成員聯繫塊區黨建服務點制度,及時了解掌握服務點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指導督促各服務點定期組織開展活動。在堡鎮試點推行“民情系統”,利用“大數據”的集成分析,進一步提高服務群眾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用制度推動黨員發揮作用。探索推行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將農村黨員劃分為留守創業黨員、外出務工黨員及體弱不便黨員三類,並分別針對黨員基本義務和作用發揮,相應設置減分、加分項目,積極推廣黨員考勤積分電子系統,強化積分結果運用,將“軟約束”變為“硬杠杠”,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黨員家庭責任區內,配套完善黨員巡訪、志願服務以及聯繫服務群眾等制度,推動黨員作用在群眾面前發揮,形象在群眾眼前展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