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桃花扇》“一戲兩看”看什麼
圖説:石小梅在上海 演出方供圖
餐飲文化中流行“一雞兩吃”的做法,同一款食材因不同烹制方法獲得迥然的味蕾體驗。如今,崑曲舞臺上亦現“一戲兩看”的看法,同一部《桃花扇》推出注重故事脈絡的“全本”和增補人物特寫的“選場版”,讓戲迷得以“正本”和“增補本”對照著看,將一部爛熟於心的《桃花扇》看出新滋味。
由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石小梅領銜、江蘇省昆劇院推出的“春風上巳天”《桃花扇》一戲兩看(選場vs全本)將分別於今明兩天在上海大劇院上演。以全本和選場兩個版本,兩天內連演《桃花扇》的形式,在國內尚屬首次。問院長李鴻良,“一戲兩看”看什麼?笑答:“看演侯方域演了30年的石小梅,看褪去聲光電影后最純粹的表演,也看全本和選場對照觀賞帶來的別樣樂趣。”
圖説:《桃花扇》劇照 網絡圖
看角兒
清代孔尚任原著傳奇《桃花扇》是中國古典戲劇四大名著之一,自1699年問世以來,康熙年間之後原本44齣的演出記載就極為稀見。從原本失傳數百年,到如今江蘇省昆劇院連續兩晚的演出呈現,昆劇《桃花扇》歷經30年打磨,三代藝術家的加入使改編復排的過程成為崑曲挖掘、整理的典範。
看戲看角兒,到了哪個時代,都是戲迷信奉的真理。自青春年少的血氣方剛,到知天命後的道法自然,演繹侯方域一角長達30年的石小梅,被公認是舞臺上無數版本《桃花扇》中,最值得一看的“侯方域”。“侯方域”走過的這30年也是石小梅走過的30年,她人生的跌宕起伏和生命感悟被一點一滴、潛移默化地融入“他”。
説起“侯方域”30年來的變化,石小梅笑容淡然而自信,謙遜卻也肯定地説:“或許現在你們看到的‘侯方域’,扮相的漂亮、身形的帥氣不如從前,可看完全劇你會發現,這個‘侯方域’更合理、更自然、更成熟。”
圖説:《桃花扇》劇照 網絡圖
看表演
走過了技術革命帶來的舞臺上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表演藝術回歸表演”是江蘇省昆劇院強調的南昆精神,也是石小梅追求的返璞歸真。
不搞大製作、大布景,淡化舞美服裝,去繁就簡,舞臺上只剩黑絲幕、大白光。褪去了種種提升視覺體驗的“障眼法”,崑曲藝術最美最本真的表演被凸顯,觀眾得以毫無干擾地專注于演員,專注于他們僅憑一桌二椅演繹的人生萬千、朝代興衰。當然,這份專注也對演員提出絕高要求,石小梅説:“觀眾的視線無處可去,完全就集中在演員的身上,沒有什麼可以掩蓋你任何的疏忽和瑕疵。”
“更累的是,當戲的焦點不在你身上時,你也不能走出人物,哪怕一個恍神都會被看穿。”石小梅坦言,在沒有任何布景道具幫著觀眾“分神”時,你就是那個活道具,道具不會“齣戲”,“所以,你也不能!”
圖説:《桃花扇》劇照 網絡圖
看對照
全本和選場版《桃花扇》究竟有何不同?據編劇張弘介紹,全本《桃花扇》與摺子戲選場《桃花扇》二者同源,或改編或整理于孔尚任的原著,而各具備獨立的審美品格。全本《桃花扇》共9幕,以侯方域、李香君二人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以南明興亡為背景,具有連貫性,以相對完整的故事表達了孔尚任“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原著題旨。
《桃花扇》選場版以阮大鋮、李香君、李貞麗、侯方域、史可法的命運為重心,包含《偵戲》《寄扇》《逢舟》《題畫》《沉江》五個獨立摺子戲。
張弘説:“每一折都既依附於大戲,又具有相對獨立性,每一折所表達的是一段‘情’、一段‘趣’。”選場側重於表演欣賞而非故事呈現,而觀眾欣賞的是崑曲的唱、念、表演和情趣。
為全本《桃花扇》和選場版做個簡單比喻,就如同正本和增訂本、正篇和番外篇。此次,不少懂行的觀眾早已定下兩天的票,有忠粉笑説:“愛看《紅樓夢》的除了看寶黛故事,看金陵十二釵,當然也會想要了解襲人、晴雯、賈瑞故事。我們看了那麼多遍《桃花扇》,也想有‘番外’來彌補對篇幅難以涵蓋的其他角色命運故事的想像。”(記者 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