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焦慮:家長陪伴疏導是“良藥”

2017-06-02 13:02:30|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高考臨近焦慮情緒激增?家長陪伴、疏導是“良藥”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6月2日報道:臨近高考,不少考生和家長都會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甚至有考生吃飯吃不香,還會出現失眠的症狀。專家建議家長多多給孩子心理疏導,同時提醒,千萬不要給考生服用安眠藥助眠。

  藥物助眠或適得其反

  白天看書復習已非常疲憊,為何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卻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其實,這是考生因為緊張、焦慮而産生的症狀。一些家長認為,晚上睡不好,更影響第二天的復習。那麼是否可以給孩子適量服用一些藥物進行助眠呢?對此,專家表示堅決反對。

  據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理諮詢專家、副主任醫師李瑋介紹,通常服用安眠藥後會出現宿醉反應,反而更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因此不建議家長給孩子服用。此外,對於一些特別緊張的考生,也不建議家長私自給他們服用抗焦慮藥物。

  “一般服用抗焦慮藥物需要兩三天的適應期來判斷患者是不是適合服用或者有沒有副作用産生等,由於現在距離考試時間非常近,不是非常建議再通過藥物給孩子'減壓'。”李瑋説,“需要指出的是,使用藥物是最壞的辦法,家長這個時候不是應該考慮給孩子吃藥,更應該做的是陪伴和疏導孩子”。

  聊天尷尬如何破解?

  事實上,考生焦慮的同時,不少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如何在此時保持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高考?李瑋説,考生的緊張多來自對負面結果的預期,他們將最壞的情況當作真實結果不斷影響自我。而在門診中,李瑋發現,不少焦慮的孩子其實是“學霸”。因為平日學習成績好,就更擔心自己考不好。家長此時更應該保持鎮定,鼓勵孩子向前看。

  考不好就會考不上理想的學校,將來會找不到工作嗎?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對不起父母和老師。所以一定要考好,可是試卷太難,考不好怎麼辦?李瑋説:“這就是考生最常見的一個心理狀態,他們不斷擔心,並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家長一定要糾正孩子的胡思亂想,給他們正面引導。”

  “有的家長想疏導孩子,一開口,孩子反而覺得更煩躁。想要緩解考生的緊張,家長一定要把話説到心坎裏去。”李瑋説,“孩子擔心考不上,家長可以用錄取率來鼓勵孩子,一些經歷過高考的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自己的故事,現在高考的錄取率比30年前高出了那麼多倍,認真準備了三年的高中學生都應該對自己有信心。”

  “家長可以疏導孩子,高考的目的是為了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並不只是為了進某一所學校某一個專業,即使沒有考上理想的高校,也不代表一切的結束,人生的機會和選擇有很多,出國、創業等等,並不只是考上大學才意味著成功。”李瑋説,“有些想法不説出來,孩子憋在心裏越想越害怕,所以,敢於把話説出來,對緩解緊張情緒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幾日莫“死盯”課本

  離高考只有一週不到的時間了,不少已經放假在家的考生仍然在“臨時抱佛腳”。不過,專家建議考生最後三天“跳開”課本,多一些走動,看看新聞,或和家人聊聊天,保持良好的作息,這樣才更利於考試。

  今年的高考期間有一個上午的時間可供考生休息,李瑋説,這半天時間不建議考生早起背書。“抓緊這半天的時間學習,其實效率並不高,也更容易讓學生産生緊張的情緒。其實,考生完全可以休息一下,睡個懶覺,讓自己擁有良好的精力去應對下午的考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