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中法院首例網拍成交

2017-06-05 10:50:3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出價競買99次,成交價溢價17% 上海一中法院首例網拍成交

圖片默認標題

  近日,經過72小時網上競拍,上海一中法院首例網拍拍品——位於浦東新區的住宅房産,在公拍網上一拍成交,起拍價3547.25萬元,經99次競買,成交價4123萬元,溢價17%。

  原房産所有人黎先生因欠謝先生1600余萬元債務不履行,其位於浦東新區龍東大道的一處住宅房産被上海一中法院依法查封,並將其作為《上海法院網絡司法拍賣實施細則(試行)》文件下發後的該院首次網拍試點。

  該院於今年4月14日在公拍網上發佈拍賣公告,5月27日上午10時在網上正式開拍,整個競拍過程十分激烈,歷經72小時、99次競買,最終被溫先生以高於起拍價近600萬元的價格競買成功。

  網絡司法拍賣是上海一中法院運用“互聯網”思維破解“執行難”的又一項舉措。借助互聯網受眾面廣、傳播性強等優勢,能有效傳播拍賣信息,提高拍賣標的成交率。

  執行法官李偉榮説:“以前線下房産拍賣很多都要二次以上才能成交,程式重復,時間跨度長。此次通過網絡的方式一次性就拍賣成功,從發佈公告到拍賣成交,僅用了45天。”

  據悉,案件進入網拍程式後,先由當事人從淘寶網、公拍網、京東、人民法院資産訴訟網及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網等5家網絡拍賣平台中自主選擇一家進行在線拍賣。上海一中法院執行局會向該院網拍辦移交拍賣裁定書及評估公司的評估報告,網拍辦審核後再提交上海高院搖號確定拍賣輔助機構。拍賣輔助機構在查明狀況後將拍賣標的詳細情況上傳至與法院共享的平臺,網拍辦再根據評估報告和查明標的信息擬定拍賣公告及競買須知等材料,待執行局確認後提交最高院網拍平臺,由最高院網拍平臺推送至當事人選擇的平臺上進行在線公告。經過30天以上的公告期後,開始競拍。

  上海一中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唐卓青表示:“我院首例網絡拍賣取得了很好的競拍效果。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網拍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