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街整治:制定"一戶一檔一策"

2017-06-05 11:35:3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曾被違法佔道攤位與違章搭建擠得水泄不通,如今的廳西路環境整潔乾淨

  百年老街整治後一年為何沒回潮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默認標題

  廳西路是上海一條百年老街,短短200米,最寬不過5米,曾經違法佔道攤位與各種違章搭建,將這裡擠得水泄不通。去年7月,這裡作為“五違四必”綜合整治重點區域,被進行了集中整治。如今,違建、無證照小店與違章佔道等都消失了,過去近一年,在街道專人固守與居民自治的力量下,這裡的亂象並沒有回潮。

  百年老街成“臟亂差”馬路菜場

  廳西路位於斜土東路路北、南車站路和西藏南路之間,這裡最早被人知道,是因為上世紀初這一帶建造過“上海地方審判廳”。

  不過,廳西路近年被人熟記的“標誌”則是:黃浦南部地區一條遠近聞名的馬路菜場。道路兩側居民或自行經營,或租給他人經營,一些無業人員佔用人行道甚至道路設攤做生意。“這導致廳西路成為一條臟亂不堪、喧囂嘈雜的馬路集市。每天早晚高峰時段,人頭攢動,道路無法通行,地面污水橫溢,名副其實地成了市容管理的亂點、難點。”半淞園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康永利介紹。

  政府不是沒有“動”過這條馬路。這個所謂的“菜場”,大部分是違章佔道或違建內的無證照經營小攤。有不少居民住在附近,自家門口拿凳子一擺,就是一個攤位,旁邊再佔點地方,又是一個攤位。有的居民自己不做生意,就出租給其他商販。最火時,有居民在這裡佔7、8個攤位,一個月什麼都不用幹,光租金就有10多萬元。2015年,街道對這裡做過一次大整治:設定擺攤區域,劃上黃線,派專人進行規範管理。最初效果還不錯,但管著管著,還是不時會有人“擠”出黃線。

  制定“一戶一檔一策”逐個擊破

  去年,按照市、區兩級關於“補短板、治頑症”,消滅“馬路菜場”的要求,街道結合廳西路區域環境特點和周邊居民的需求,主動加壓,決定徹底消滅這處馬路菜場。

  廳西路路口是這個馬路菜場最好的位置之一,有個亂設攤的小攤主聽到街道要來整治,揚言“死守到底”。居委幹部反復上門給她做工作,還説服她的“小姐妹”幫忙勸説。居委幹部告訴她,綜合環境整治是大勢所趨。幾經勸説之後,她知道了街道這次環境整治的決心很大,答應不再違章佔道。

  在對廳西路環境整治中,街道深入排摸底數情況,制定一戶一檔一策方案,通過勸導,取得了絕大部分攤販的配合。但對一些無理取鬧的攤主,街道在積極勸導同時,也發動公安等力量支援,做好必要準備。

  “法治加居民自治”確保不回潮

  馬路菜場與違建被整治後,如何確保不回潮?“執法力量與居民自治相結合。”街道黨工委書記顧定鋆説,除了重點監管、嚴防固守,街道還發揮了居民自治的力量。周邊六個居委會都成立了路管會、弄管會,組織志願者對市容環境進行巡護,充分發揮居民自治“熟人效應”。

  在拆違中,街道同步推進民生工程,解決了不少居民的後顧之憂,也最大限度減少了亂象回潮。比如,街道為具備條件安裝廚衛的居民,重新安裝了廚衛;對徽寧路501弄內報廢地下空間和廳西路上的7處危房進行加固;廳西路區域以二級舊裏和私房為主,共有153戶,該區域已列入今年的房屋修繕計劃;對家中空間過於狹小的8戶人家,街道租下廳西路33號原搪瓷四廠倉庫,建成“惠鄰客堂”生活服務站,內設灶臺、洗衣機、洗澡房等,為周邊居民提供公共服務,等等。

  如今,再走進廳西路,明顯感覺環境整潔乾淨了,道路寬敞了。家園變美了,居民自治的熱情被調動起來,由居民組成的弄管會、路管會志願者們主動承擔起維護老街環境的責任。馬路菜場取締了,但周圍居民買菜需求需要解決。不遠處,徽寧路菜場即將改造擴建,不少廳西路原來的攤販將被引導到這裡進行有證照合法經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