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英語首次“一年兩考”

2017-06-06 09:40:4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高考英語首次實行“一年兩考”,大多數學生選擇再考一次

  放棄6月外語考的鳳毛麟角

  圖片默認標題

  將參加上海市高考改革後首次考試的、2014年9月入學的晉元高中的學生們在上英語課。 /新華社

  2017年秋季高考將於6月7日-9日舉行,全市共設19個考區,99個考點(含各科目筆試考點和外語聽説測試考點)。今年上海高考外語科目首次實行“一年兩考”,選擇較高一次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也就是,學生如果1月份的春考已考到理想分數,可以選擇不參加6月8日、9日兩天的秋季外語筆試、聽説考,高考只考6月7日1天。

  那麼,這一新制度對考生有何影響呢?有多少考生會放棄第二次外語考試?

  春考133分:

  申請免修但不棄考

  春考英語133分,還有沒有必要參加秋考?作為上海“四校”(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上海中學、交大附中)之一的高三考生小陳也曾猶豫過。

  他平時成績出色,英語春季高考時考到了133分的高分,小陳決定接下來把精力集中到其他學科的備考上,於是他向學校申請了英語課免修。同學們上英語課的時候,他就到圖書館自習語文、數學,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兩門學科的學習中去。但最後,小陳依然選擇參加這次秋季外語高考。“免修不等於棄考,反正多一次機會試試看,萬一分數更高呢?”小陳自信地説。

  而在小陳班上,同學們都選擇了參加秋季外語高考。該班英語老師表示:“這些學生本來英語底子就比較好,有些人就算申請了英語免修,自己平時也還是會訓練一下,成績不會有太大波動。對學生來説,多一次機會是件好事。”

  春考117分:

  搏搏也許分數更高

  小王是楊浦區一所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學生,春考英語成績是117分,雖然不算很高,但也算是正常發揮。成績出來後,小王曾經考慮過放棄秋季外語高考,把精力集中到等級考“小三門”和語文、數學兩門上。但這個想法立刻被王媽媽否決了。

  “英語是有可能在短期內強化出效果的,經過強化,英語秋考有可能會高個三五分。”王媽媽向記者解釋,語文本來就是靠積累的,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太大提升,數學做錯一道大題目會失好多分,還不如強化一下英語來得保險。小王經過考慮,採納了媽媽的建議。

  在小王班上,不管第一次英語高考是否正常發揮,也都沒有人放棄秋考。小王告訴記者,除了還想衝刺一下博更高的分數外,“不想成為異類”也是重要的原因。

  “其他同學都打算考第二次,如果棄考的話,總覺得別人會覺得我想法太特別,而且英語課還得照樣上啊,一樣花這點時間還不如參加考試呢!”不過小王説,有第一次的成績打底,參加秋考的迎考狀態相對也輕鬆點。

  棄考者:

  還是屬於鳳毛麟角

  記者調查了數十所高中,發現選擇參加6月外語考的仍佔絕大多數,“免修不棄考”、“説不定第二次分數更高”、“不想成為異類”等成為主要原因。不少學生表示:“有第一次成績打底,這次的迎考狀態就輕鬆了。”

  但在華師大二附中,今年有兩三名考生放棄了外語第二次考試,高考只考7日1天。該校高三年級組長唐功亞認為,新高考方案給了學生復習迎考的便利,如果對第一次考試的結果非常滿意,那麼他們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的學科上,既可以減輕思想的負擔,也可以調整復習的策略。

  業內觀點:

  多些選擇讓迎考更輕鬆

  “對考生來説,多一次考試機會也是好事,緩解了一考定終身的焦慮程度;有些學生第一次考試發揮正常,接下來雖然也參加秋季高考,但迎考的狀態就比較輕鬆,這樣也有利於更好地發揮。”一位英語老師坦言,“從另一方面來説,我們不主動鼓勵學生放棄秋季高考,怕影響到其他同學的迎考狀態。”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院長鄭方賢表示:“新高考方案充滿了選擇性,尤其是給那些有自主選擇能力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這個機會可以體現在學習科目的選擇上,也可以體現在學業時間的選擇上。比如學生可以選擇外語一考,也可以選擇兩考,可以選擇春季高考,或者秋季高考,這是時間上的選擇,更是學業上的規劃。”

  名師建議

  掌握手冊詞彙基本心中不慌

  選擇參加秋季外語筆試、聽説考的考生,除了6月7日的語文、數學考試外,將分別參加8日下午3點到5點的的外語筆試(含聽力)、9日的外語聽説測試,9日的外語聽説測試將分批次進行,進行時間為9日的8點-11點40分、13點-16點40分。

  曾擔任復旦附中20餘年英語教研組長的何幼平認為,考生這兩天最重要的不是刷題,而是調整心態,可以把前幾年上海英語高考真題中沒有變化的題型再做一下,重點翻閱一下此前的筆記,怎樣的文章才是高分範文、改寫縮寫怎麼拿滿分等等,做到心中有數。

  他建議考生把今年的英語詞彙手冊再過一遍,“命題是嚴格按照這本詞彙手冊來的,僅在閱讀中可能允許極少比例的超綱詞彙作為認知,但派生詞不算超綱,所以熟練掌握手冊中的詞彙,基本就能做到心中不慌。”

  而對這幾天做模擬卷“練手感”的考生來説,要提升速度,明確時間的分配原則,比如閱讀裏的A篇B篇一般不會很難,包括翻譯等都是可以拿高分的題目,比較花時間的是完型和C篇的閱讀,還有今年的新題型“6選4”以及縮寫,要預留比較多的時間來重點關注。

  今年的聽説測試部分,雖然只佔10分,但對朗讀、快速應答等比較基本的題型,要爭取把分數拿到。“調整好心態,一定能在高考中有出色的發揮!”何幼平鼓勵廣大考生放鬆心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