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力爭中小河道陸域全貫通

2017-06-07 07:03:52|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靜安力爭中小河道陸域全貫通 2017年建成樣板河段

  東方網記者張歡6月6日報道:剛剛過去的世界環境日,儘管下著雨,但靜安區的30多位居民代表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市民看河道.問河長”活動,到區內的夏長浦、彭越浦、螞蟻浜踩點巡訪,並與全區各級河長們面對面交流。

  目前,靜安區已全面推行河長制,實現河長全覆蓋。區內蘇州河、中小河道和公園湖泊都明確了河長。相關街鎮、部門、企業正在落實三級河長辦,區綠化市容局已對全區公園水體設置了民間河長。

  河長制的層層落實為全區河道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記者在活動中了解到,靜安區將在年內對黑臭水體“清零”,建成景觀河道“樣板段”,並逐步實現區內中小河道兩岸陸域全貫通。

  技術試點設生態廊道年內“清零”黑臭水體

  一大早,居民代表們來到交通並不繁忙的平利路橋,看到眼前的清朗河道,紛紛舉起了相機。橋下的夏長浦緩緩而流,水岸兩側綠樹成蔭,河面上間隔的水生植物方陣和太陽能板提示著:這條曾經垃圾遍佈、黑臭不堪的河道仍然在經歷生態凈化的“持久戰”。

  隱藏在一叢叢銅錢草下面的,是一個龐大的生態凈化廊道:除了實施常規的河道疏浚清淤、設置曝氣增氧裝置、佈置生態浮床、引清調水等舉措,靜安區與水環境治理機構合作開展技術試點,在區管4座排澇泵站以及4座市管市政泵站的入河口設置以生態浮床+生物挂膜+隔離框構成的生態廊道,對初期雨水進行過濾、凈化,對其中的垃圾進行隔離,對富營養、重金屬進行針對性分解,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區縣新聞】靜安力爭中小河道陸域全貫通 2017年建成樣板河段

圖片説明:曾經的夏長浦(高平路—滬太路)中段(靜安區河長辦供圖)

【區縣新聞】靜安力爭中小河道陸域全貫通 2017年建成樣板河段

圖片説明:如今的夏長浦(平利路橋段),居民代表紛紛舉起相機拍攝

  夏長浦屬彭越浦支流,現存河道長度2.63公里,是靜安區區管中小河道之一。由於河道污染“負債”太多,直至2016年,該河道仍與區內的徐家宅河、彭越浦—東茭涇、俞涇浦—西泗塘、走馬塘一起,被列入住建部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名錄。

  事實上,自2007年啟動清淤疏浚,到後來的水體增氧,夏長浦的黑臭治理已經歷時多年,而“生態凈化廊道”的投入使用仿佛成為扭轉乾坤的最後一個“殺手锏”。靜安區環保局的監測數據顯示,過去5年,靜安區各河道氨氮污染、總磷污染、溶解氧污染均呈現下降趨勢,中小河道水質有了明顯改善。通過採取“水岸聯動”的方式,2016年10月,徐家宅河已經完成消除黒臭的任務,河道水質達到地表五類水標準。目前,夏長浦黑臭河道整治項目也已完成98%,下一步將根據水質狀況對生態治理措施做進一步優化,並於9月完工驗收。2017年,靜安區將完成消除水體黑臭的任務,到2020年基本消除喪失使用功能(劣于Ⅴ類)水體。

  整治工作“全覆蓋”沿河陸域“全貫通”

  “我們各個文體團隊晚上會在小區西側的沿河地帶活動,比如舞蹈隊會在那裏排舞,但是現在那裏比較昏暗,能不能給我們弄一個景觀道,讓河濱亮起來?”臨汾路街道1011弄的居民代表提出了建議。

  “經過上半年的努力,我們臨汾這一段拆了大概5000平方不到的違章。陽泉路1.38公里這條路比較安靜,旁邊有黨校,還有靜安的科技學校,所以我們也想把這條路打造成濱河的景觀道。”俞涇浦—西泗塘二級河長、臨汾路街道辦主任張峰立刻給出了回應。

【區縣新聞】靜安力爭中小河道陸域全貫通 2017年建成樣板河段

圖片説明:在螞蟻浜踩點,居民們十分關心家門口的河道治理工作

  在居民與河長們的座談中,類似的對話還有不少。當河水漸漸清澈,無論沿河還是不沿河的居民,都嚮往著走近河道,享受天然的親水公共空間。不過,要做到這一點,沿河環境的“清理”是基礎。關於這一點,靜安區域內河道一級河長、區長陸曉棟特別強調了兩個“全”:“河道整治工作要全覆蓋,沿河陸域要實現全貫通。”

  區域內中小河道兩岸實現全貫通,這是靜安區在推進中小河道治理工作中的“雄心壯志”。記者從靜安區河長辦了解到,從去年起,全區已對沿河陸域按照“10米為原則,6米為例外”實施了全覆蓋的拆違。其中,鐵路部門甚至配合對走馬塘北岸北郊鐵路沿河有證建築實施了拆除,讓出了10米陸域通道。

  目前,靜安區沿河搭建的拆除工作已近尾聲,沿河共拆除70901平方米,河道兩岸貫通30公里,今年將力爭形成河道兩岸陸域35公里貫通。

  亮化、美化、綠化建成河道濱水景觀樣板段

  作為中心城區河道較為繁密的區域,靜安區共有12條(段)河道,其中區境內蘇州河長度4.73公里;中小河道中區管河道總長度5.61公里,分別為夏長浦、徐家宅河、中揚湖、螞蟻浜、先鋒河、江場河,市管河道總長度17.58公里,分別為彭越浦—東茭涇、俞涇浦—西泗塘、走馬塘。

  據了解,靜安將對全區包括蘇州河在內的所有河道制定專項規劃,並在此基礎上,按照“打造連續的城市親水慢步空間、自然的濱河帶狀公園、親水的城市活力節點”的目標,對沿河陸域範圍做高品質的景觀設計。

  根據靜安區綠化市容局提供的方案,靜安全區中小河道兩岸實施拆違後,將在空出的沿岸10米範圍設計建造景觀帶,連同綠化公共用地,建成後將為居民提供約14萬平米的公共綠地空間。“從設計元素來説,我們突出‘三個化’。第一個是綠化,有的地方陸域腹地有30米,將只建綠化,突出生態功能;第二個是美化,比如地面的鋪裝跟欄杆的設施,會疊加一些新要素;第三個是亮化,不僅白天可以看,晚上也有燈光,它將是一個全天候的濱河空間。”相關負責人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沿岸將通過喬木種植形成濱河不同的特色景觀段。櫻花、桃花、木槿、木芙蓉等開花樹,以及銀杏、榔榆、烏桕、欒樹等色葉樹都將為濱河景觀“添彩”。

【區縣新聞】靜安力爭中小河道陸域全貫通 2017年建成樣板河段

圖片説明:位於大寧鬱金香公園的彭越浦沿岸正在施工

【區縣新聞】靜安力爭中小河道陸域全貫通 2017年建成樣板河段

圖片説明:彭越浦(汶水路-永和路)近期效果圖(靜安區河長辦供圖)

  活動中,居民走訪的彭越浦是靜安區一條南北流向的河道,沿途穿越大寧鬱金香公園,似乎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記者了解到,在整體方案中,彭越浦將是區內5條市管河道中沿河綠化面積最大的河道,新建公共綠化主要將集中在河道西側,靜安區計劃于2017年內,在公園以北的區域率先建起一片中心城區濱河景觀帶的“樣板”。

  規劃中,擬建的彭越浦樣板段北至汶水路,南迄靈石路,濱河景觀以彭越浦水體為軸線向兩側腹地展開,充分利用腹地空間,借由連續的慢步道,形成連續的帶狀綠地公園空間,使該區域成為具有生態宜居、市民活動、國際品質示範效應的中心城區生態化、景觀化、生活化的中小河道濱水景觀樣板空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