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濱江兩大重要中斷點打通

2017-06-13 09:06:3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王然

  原標題:徐匯濱江兩大重要中斷點打通 昔日機場跑道將變公園跑道

  圖片默認標題

  徐匯濱江“跑道公園”效果圖

  黃浦江邊涼風習習、坐著有軌電車一路向前……這樣的場面正在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徐匯濱江兩大重要中斷點春申港橋、張家塘港橋雙雙主體結構竣工,最後一座景觀橋淀浦河橋方案也在公示之中,7.48萬平方米的“跑道公園”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之中。而在所有的新建貫通工程中,都預留了有軌電車道。

  未來的徐匯濱江,將打造一條複合型交通動線,包括濱水步道、健身跑道、有軌電車、林蔭大道,與建設中的綠色生態堤防一起,形成慢行交通體系的自然有序銜接。

  岸線連通:

  景觀橋連通龍騰大道

  優美的“魚眼”造型,結構輕巧的橋梁……眼前的春申港橋已經形態初具。考慮到和周邊環境的和諧,同時降低對週遭建築的遮擋,橋梁設計為三角形桁架結構,與江畔親水準臺相得益彰,也為徐匯濱江再添一處江畔地標。

  春申港橋全長128米、主跨58米,跨越春申港和上中路隧道,橋面設計預留了多種類型的通道,包括機動車道、人行道、非機動車道、跑步道等。為了方便人們上下橋,坡度也設計得較為平緩。

  跟春申港橋咫尺相望的張家塘港橋也已主體結構竣工,同樣預留了有軌電車道。為了讓市民有更好的親水體驗,在臨近黃浦江的一側,還會專門架設一座人行橋。

  目前到龍水南路就無法往江邊延伸的龍騰大道,將通過兩座景觀橋的連接,把濱江岸線連通。從空中看,未來龍騰大道的雙向車道已經就位。到今年9月底,可驅車看江景的路線將再延長2.5公里。

  此外,龍騰大道(羅秀東路-徐浦大橋)的道路工程也已經完成方案設計,目前正在公示階段。根據規劃,該道路工程主線設計為雙向四車道,兩側均設非機動車和人行道,部分路段東側設置跑步道,並預留遠期有軌電車空間。作為徐匯濱江貫通工程中5座景觀橋之一的淀浦河橋,也將與該工程同步建設,並計劃以鋼橋代替傳統水泥橋。

  根據規劃,2017年底徐匯濱江將建成長8.4公里、面積約65萬平方米的公共開放空間。屆時,從打浦路隧道至徐浦大橋,日暉港橋、龍華港橋、淀浦河橋、張家塘港橋和春申港橋等5座景觀橋將連通整條龍騰大道。

  事實上,在徐匯濱江公共交通系統規劃中,有軌電車的建設計劃一直得到保留。構想中的濱江有軌電車類似輕軌,需要架設軌道,這樣能確保乘坐電車的遊客可以無遮擋地觀賞江景。

  岸線增色:

  跑道公園又是雨水公園

  徐匯濱江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搖籃之一,曾集聚了被譽為“遠東最大機場”的龍華機場、中國首個水陸聯運碼頭北票碼頭、中國首個濕法水泥廠上海水泥廠、上海首個貨運車站鐵路南浦站等工業地標。但隨著上海城市佈局調整和工業轉移,這條繁忙而封閉的岸線逐漸失色,成為城市中心的“鐵銹地帶”。

  而通過黃浦江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工程,徐匯濱江也將正式“升級”為四大不同主題的功能區,由南至北依次為生態休閒區、自然體驗區、文化核心區以及活力示範區。

  7.48萬平方米,跑道建在擁有70年曆史的龍華機場“舊跑道”之上,同時引入“雨水花園”的建設理念讓市民雨天不濕褲腳……徐匯濱江雲錦路“跑道公園”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2017年下半年開始分段向公眾開放。

  記者了解到,“雨水公園”的建設除了具有實實在在的雨水調蓄功能外,更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與濱江整個環境相協調適應。在寬50米、長約1.6公里的跑道公園中,新開挖的機場河成為貫穿跑道公園南部的水系與雲錦路平行。公園在龍耀路北側的區域,則會包含大片綠地和下沉式花園。800米長的雨水花園及200米長的機場河人工濕地有效滯留雨洪,有能力處理雲錦路1600米長路段上五年一遇的暴雨初期雨水。

  目前,施工方已成功剝離了表層的瀝青層和混凝土層,露出了1948年的原始混凝土跑道。這意味著能夠成功地保留具有70年曆史的跑道混凝土作為公園內的“跑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