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首查地理國情“家底” “大數據”推動環境整治
新華社上海6月18日電(記者鄭鈞天)記者從日前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城市地理國情監測工作交流會”上獲悉,上海已完成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目前地理國情“大數據”正在土地管理、風貌保護、水環境整治等領域積極發揮作用。
上海市副市長時光輝透露,上海已完成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並在《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編制中,充分採用了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和監測成果,精準和科學地推動了城市規劃工作;同時,上海市還主動開展多項專題性地理國情監測工作,為全市土地利用規劃、中小河道整治、歷史風貌保護等領域提供專業服務。
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孫繼偉介紹説,自2013年起,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開始推進地理國情普查和監測工作,在全面開展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的基礎上,結合全市土地管理、風貌保護、水環境整治、規劃實施評估等重點工作開展了土地利用變化監測、風貌保護建築監測、中小河道水體監測等多項地理市情監測,並將數據集、展示系統、監測報告與圖冊等成果資料深度應用於上海土地管理、規劃建設和城市管理等領域。相關監測成果已成功應用於上海“五違四必”環境整治。
據悉,上海市測繪院利用地理國情信息,通過比對現有的土地規劃審批數據,為監測違法用地、違規建設等行為提供了重要信息參考。同時,各類監測成果在上海歷史風貌建築保護中也發揮作用,測繪部門依託所採集數據,設計建立了歷史風貌保護區、風貌街坊、優秀歷史建築等多項專題數據庫,並開發了歷史風貌數據查詢系統,使相關管理部門實時在線獲取、了解歷史風貌保護建築專題監測信息。
在全市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工作中,上海市測繪院採用先進遙感技術,快速準確地摸清了黑臭河道實際情況,找出了10501個疑似黑臭點,拍攝了20000余張實地照片,形成了10501張水體勘察資料表,及時向上海市水務局提交疑似黑臭河流點成果,為實現中小河道整治工作目標全覆蓋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庫熱西·買合蘇提認為,城市地理國情監測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撐,豐富了城市治理手段。各地要推動城市地理國情監測成果的共享應用,為建設綠色、智慧、宜居的新型城市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