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需求供給在增長,缺優質內容 中國電影成長空間不小
去年開始,已經持續高速增長多年的中國電影市場規模突然增速放緩,有人唱衰,有人疑惑,中國電影市場的需求已經觸到天花板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電影市場如何才能進一步擴大,電影産業如何才能實現下一步升級?正在舉行的第二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供給側改革成為電影從業者關注的焦點。
市場規模增速雖然放緩,但仍在不斷增長
2003年,任仲倫來到當時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就任廠長和總裁。那一年,中國電影産業化改革正式啟動,電影行業的家底相當薄弱——全國電影年産量不足百部,票房10.1億元,觀眾人次750多萬,有效銀幕3000塊左右。“當時很多電影院白天賣羊毛衫,晚上放電影。市場沒有所謂的需求側,也沒有相應的供給側。”
此後幾年,中國電影産業迅速發展。2010年,全年票房突破100億元;從100億元到200億元,花了3年;從200億元到400億元,只花了兩年……20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2016年底,全國銀幕總數達41179塊,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擁有銀幕數最多的國家;電影年産量平均每年700部左右,穩居全球電影年産量前三名。
“電影市場規模擴大最主要的動力來自需求側,因為有人要看電影,只有快速增加電影數量和影院數量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進而進一步刺激需求。”任仲倫説。
曾經有好幾年,全國市場規模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長,有人用這樣的速度計算未來票房,但現實並未如願。2016年,全國電影票房增速明顯下滑,很多人憧憬的600億元票房在年底並未出現,數字停留在492.83億元,僅比上年增長12%。中國電影市場真的已經觸到了天花板嗎?需求側的增長已經停滯了嗎?
“市場規模增速雖然放緩了,但仍在正向增長,這説明需求還是在增長,但另一方面,單家影院的産出卻在下降,2016年票房過億元的影片有85部,1000萬元以下的有292部,這意味著平均每部電影的成本不會超過400萬元,現在誰能用400萬元拍電影呢?這就告訴我們,供給側的增長比需求側更快,而供給的有效性卻在下降,供給側存在非理性、非正常的現象。”任仲倫説,“電影供給側改革是電影産業繞不過去的話題,必須面對的痛點。”
對於中國電影市場的上升空間還有多大,大地影院集團總經理于欣分析,在人均觀影次數上,2016年中國剛剛達到每年一次,北美是3.7次;從每百萬人口擁有的銀幕數量上看,北美是121塊,中國還只是30塊。“雖然我們不能教條地用這些數字預測,但是至少可以參考這個大趨勢,中國電影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隨著電影市場的發展,觀眾的品位和鑒賞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時候出現了供給側與需求側的不匹配,也就是內容與觀眾鑒賞水準的不匹配,這是歷史發展的中間節點,接下來不能提供優質內容的供給商會被淘汰,市場的調整會進一步優化它的發展模式。”
電影出品數量增加,需要的是品質的提升
去年上海電影節期間,正值人們對中國電影市場擴張速度的期待登峰造極之時,短短幾天內,各家電影公司發佈的片單多達數百部。一年後的今天,這些影片有的與觀眾見了面,有的尚未完成,有的成了“爛尾”項目,有的甚至完全“流産”……
引力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姜偉把那些項目書亮相之後旋即化作泡影的項目稱為“PPT電影”。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中磊認為,對一個國家的電影來説,兩個指標非常重要:一是每年的好片比例或數量,這是衡量一個國家是不是電影強國的標準之一;二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品質和數量。“我覺得電影分兩種,一種造夢,一種真實。造夢靠創意、音效、特技,但如果真實反映現實生活的那部分缺失了,也不能稱為電影強國。不管是單部影片的成績還是市場份額的分配,從數字看,我們持續生産高品質電影的能力與美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我們缺少能打動人心、引起大家共鳴的作品。”任仲倫説,“在內容的形式和樣式上,類型不夠多樣,一部影片成功後,很多人跟風、模倣,這就造成了近幾年某些類型的影片高度密集的突出現象,背後反映的是創作力的滯後。”
姜偉認為:“資本進入中國電影市場是好事,因為有更充足的資金拍電影,但資本也許比較著急了一點,或者被投資人比較著急了一點,總結過去一年,我們的電影出品數量增加的速度遠遠超過品質的提升,這是最大的問題。”
前兩年,大數據風行,電影行業也不例外。對於不少剛剛接觸電影行業的業外資本來説,用數據作為投資的參考依據,似乎是最直接的切入方式。一時間,電影行業的大數據分析和行銷公司大量出現,賣數據和分析報告也成了電影行業的一門新行當。“流量”成了流行詞,一個演員可以帶來多少粉絲、票房和“流量”,對一些投資人來説是選擇與否的決定性標準。但在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從業者開始對這種現象進行反思。
“大數據是個工具,怎麼用它在於主觀意願。”姜偉説,“不少人分析了數據後得出一個結論,電影觀眾的主體是17—23歲的年輕人,他們懶得思考,這樣的分析引導我們這幾年相當一部分影片朝著這個方向走,忽略了影片可能産生的其他作用。”
觀眾鑒賞水準提高,分眾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供給側與需求側不匹配,電影産量高、行業整體盈利率不高,産能相對過剩現象突出,産業結構性矛盾如何調整?中國電影面臨升級最缺的是什麼?
“從年産量八十幾部影片到八九百部影片,我們的生産力儲備是不夠的,生産力核心當中製作作品的能力是不夠的”,任仲倫説,“市場對製作能力的要求遠遠大於創意能力,把創意通過製作實現出來有難度。”
中國電影市場的需求還在增長。經濟發展、社會閒暇增長、城鎮化率提高、人口紅利增長等都為電影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客觀的現實基礎。因此,雖然中國電影行業已經從高速增長期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但從業者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利好判斷仍然較為堅定。尤其在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和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影迷們對展映影片需求強烈,一些影片的預售票剛開售就一搶而空,這都從根本上體現齣電影市場的剛需,以及已經較為成熟的觀眾對優質電影的熱忱,中國電影市場的分眾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以前大家會覺得藝術片太小眾,但我們現在看到,小眾群體在變大,如果藝術片可以發行得好,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説明電影市場在一步步往更好的生態發展。”于欣説。
票房已經突破12億元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于欣表示,在該片上映之初,影院並沒有預料到這部印度電影會在青年觀眾中有好反響,但好口碑推動的高排片、高票房説明,觀眾對電影的鑒賞水準確實提高了。
“過去很多年,中國電影的製作、宣發和放映都非常粗放,這讓一些中小成本的優質影片失去了與觀眾見面的機會,但隨著市場分眾趨勢的出現,轉扭這種形勢的契機正在眼前。”王中磊説,國産小成本影片和美國大片在宣發和放映環境的競爭本來就不在同一起跑線上,上映的時候沒有分線放映的方式,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新演員、新導演也會因此失去發展的機會,“現在大家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改善不能靠情懷,更多要靠電影工業體系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