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全國九城藝術聯展上海站啟幕

2017-06-26 11:07:01|來源:人民網|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新海派·新生代  第六屆全國九城藝術聯展上海站啟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706252341000256188089583

  洪健水墨《上海故事》

  人民網上海6月25日電(軒召強)6月24日,正值梅雨時節,儘管窗外雨水不斷,但近期復原揭幕的天通庵路190號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二樓展廳內卻高朋滿座、熱鬧非凡——由新聞晨報主辦,萬科·翡翠雅賓利、上海新聞晨報雜誌社有限公司承辦,壟上藝術機構、哈曼國際支持的的“第六屆全國九城藝術聯展上海站”當日在這裡正式開幕,展覽將持續至7月9日。

  本次九城展上海站以新海派·新生代為學術切入點,進一步凸顯主辦機構長期堅持的以學術為導向的藝術品收藏理念,深受歡迎的傳統板塊山水畫展和扇面展都注入了全新的內容、精彩的新作,分別推出“開門見山——全國名家山水中堂邀請展”、“有‘風’來儀——名家扇面邀請展”。同時,“新海派·新生代——中青年藝術家作品展”,首次提出“新海派·新生代”的學術概念,為廣大海派書畫愛好者梳理海派繪畫歷史,進行藝術價值判斷提供了一個觀察視角。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706252337000243586981419

  週全扇畫《夏色團扇·喵喵喵》

  扇畫風雅,沁人心脾

  去年九城展上,“清風雅韻——名家扇面藝術特展”一炮打響,今年再續扇緣,推出“有風來儀——名家扇面邀請展”,實力派畫家陳翔、丁筱芳、丁小真、甘永川、朱新龍、朱新昌、龐飛、週全等再度登上扇畫界的“武林大會”,在咫尺之間揮灑創意。今年新加入的海上名家如唐雲輝、週全、王悅陽、顧炫等,也以互不雷同的筆調風格,闡釋他們心中的扇緣風情。

  去年“清風雅韻”特展推出時,就有很多收藏愛好者表示,扇畫很方便收藏,能在有意無意間傳遞出主人的高雅品位,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而當今的扇畫,一般都偏于傳統,式樣比較老套,而在九城展上看到的扇畫,作者們本身是以獨特風格立足於畫壇的名家高手,又有雅集切磋的競技背景,作品不但清新可人,而且對於這些成名畫家來講,創作數量極其有限的扇畫更具收藏價值。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706252338000034143925112

  丁小真水墨《嶺上——5》

  山水中堂,氣場強大

  今年的“開門見山——全國名家山水中堂邀請展”作品全都以中堂形式亮相,令人耳目一新。中堂是中國書畫裏懸挂于廳堂正中墻上的直幅裝裱樣式,經常與同等高度的對聯相配。由於中堂的創作要求藝術家有較高的藝術技巧和較強的佈局能力,因此,中國書畫市場上,一般而言,中堂的價格總是最高的,中國書畫至今為止的第一天價拍品,拍出4.255億元的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就是一套中堂加對聯的配置。

  如今,雖然家居環境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隨著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書畫藏家們心中對中堂的仰慕,依舊會悄然滋生。多年來,九城展上海站從藏家的角度出發,以國畫體裁為出發點,相繼為藏家們介紹了冊頁、手卷、斗方、扇面等多種書畫樣式,普及國畫藝術知識,幫助藏家增添收藏趣味,提高收藏品位。

  本次九城展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山水畫名家樂震文、張弛、汪家芳、丁一鳴、馮祥雲、劉旭、龐飛、張喆、浦均通過中堂形式,描繪出他們心目中的大好河山,並配上書法對聯,為藏家們帶來強大的山水氣場。此次九城展上海站為回饋廣大藏家多年來的厚愛,特別推出了“買中堂,送對聯”活動,給收藏者送實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706252338000341067095361

  毛冬華水墨《外灘13號》

  梳理海派,彰顯新人

  為幫助廣大藏家進一步厘清海派繪畫的歷史演進,樹立更加牢固的學術坐標,本次九城展上海站特別推出“新海派·新生代——中青年藝術家作品展”。策展方認為,海派畫壇的150年演進史,劃分出明確的代際遞進,每一代都有幾位領軍人物筆墨情趣衝出陳規套路,以個性十足的畫風彪炳于畫史,也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第一代的吳昌碩,第二代的張大千、吳湖帆,第三代的陸儼少、程十發、唐雲等,為海派畫壇翻開了一頁又一頁的精彩章節。改革開放後的新海派,在傳統藝術的反思翻檢和外來藝術的衝擊席捲中尋找突破,張桂銘、陳家泠、施大畏、盧輔聖等都是新海派的領軍人物。新世紀以來,新海派的新生代藝術家競相啟航,他們紮根傳統,並擁有全球文化視野,筆端展現出全然不同於前輩的神采風貌。

  新海派的新生代藝術家主要來自於上海中國畫院和本地美術院校,他們正在銳意創新中尋找自己的風格,通過千錘百煉的內心過程,煥發出成熟的魅力。他們中,有的已經榮列上海市委宣傳部“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有的參與主創了國家重大文化藝術工程,有的在代表中國美術界最高水準和規格的全國美展奪得重要獎項。“九城藝術聯展”作為國內知名的媒體藝術品牌,已經對新海派·新生代群體進行了跟蹤式、漸進式的觀察、梳理,將為收藏界對當代藝術史的預判和尋找未來的大師,提供一些切實的依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LOCAL201706252339000160119253667

  薛俊華水墨《立秋》

  文脈朔源,致敬文心

  本次九城展上海站的舉辦地——靜安區天通庵路190號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作為在1932年日軍轟炸中得以倖存下來的商務文脈,是靜安區公佈的不可移動文物,也是靜安區目前僅存的商務印書館舊址單體建築。

  上海萬科協同相關文物單位實現對建築材質的復原,塔樓的切割平移,重現了昔日第五印刷所原貌,保存了商務最為尊貴的記憶。1907年商務印書館在寶山路購地建印刷所、編譯所新舍,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新世紀的文明。今天,這片昔日的輝煌之地,作為合併後的新靜安重點發展區域,全新的規劃讓區域煥發生機,而商務印書館舊址的修復,更是讓該區域具備獨特的文化歷史標簽,一方面帶來了諸如翡翠雅賓利、中興城四期大型商住辦綜合體、中興路項目等高端居住産品及服務體驗,同時,上海萬科也積極參與到城市復興與文化重塑的大局中,除了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的修復,上海萬科還在積極推進中興城整體舊城改造,陽曲小區等靜安老舊小區的物業升級等諸多工作。

  本次九城展上海站選擇在一個文脈舊址修復的歷史文物建築內舉辦,本身就是向文心的致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