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灘濱江:碼頭文化露天博物館開建

2017-06-27 07:53:2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碼頭文化露天博物館開建 位於北外灘濱江,再現百年航運歷史

  日前,記者從虹口區獲悉,北外灘濱江區域將再添新亮點,一條以反映上海百年碼頭文化歷史的“長廊”——碼頭文化露天博物館正式開建。

  據了解,早在1845年,英商東印度公司在徐家灘(今東大名路、高陽路)一帶建造簡陋的駁船碼頭。1860年,英商寶順洋行建造了寶順碼頭,這是上海第一個輪船碼頭。1861年,美商旗昌洋行建造旗昌碼頭。1864年,英商藍煙囪輪船公司重建虹口碼頭,由駁船碼頭改為輪船碼頭。

  新中國成立前,虹口區黃浦江沿岸主要有8個碼頭,分別是黃浦碼頭、楊樹浦碼頭、匯山碼頭、華順碼頭、公平路碼頭、高陽路碼頭、外虹橋碼頭和揚子江碼頭。曾居住在東大名路的老居民倪立告訴記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常能看到碼頭上工人作業時的繁忙景象,船舶的鳴笛聲隔幾條馬路都能聽到。

  此次虹口區開建的碼頭文化露天博物館,是個開放式的碼頭文化歷史長廊,把上海的都市文化與碼頭文化、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起來。碼頭文化露天博物館以600米的玻璃墻為展陳載體,加上雕塑、勒石銘碑、史地人物標誌、建築構件小品等,並利用適當的聲光電技術手段,展示從1843年上海開埠點,到上海近代工業創辦,再到先進的社會文明開啟的城市發展歷史,傳承海派文化。根據規劃,玻璃墻由“碼頭衍變”“西學東漸”“名人蹤跡”三部分組成。

  碼頭文化露天博物館還將設置若干個濱江景觀點雕塑和模型,其中包括老上海黃浦江分佈示意圖、北外灘老碼頭分佈示意圖模型、碼頭拴繩樁、20塊碼頭年輪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