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匯:建設崇德向善的中心城區

2017-06-27 05:01: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消息(陸琲嘉 史傳統):上海市徐匯區委區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推進創建文明城區工作,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創建文明城區工作水準。三年來,他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增強市民文明意識,規範市民文明行為,營造城市文明氛圍,努力建設崇德向善的中心城區。      

  徐匯區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區域面積54.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萬。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中,徐匯區積極引導市民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價值準則,先後涌現出一大批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典型人物,其中全國最美志願者蔣舒文、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梅隴三村、全國最美醫生朱蘭、“中國好人”張志勇、全國道德模範提名“上海奶奶”沈翠英等各類“最美人物”深受市民推崇。      

  深耕“最美人物”成長的社會土壤,厚植文明創建理念。徐匯區結合“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提出了“匯善匯美,文明徐匯”的精神文明創建理念,以踐行“友善”價值準則為著力點,讓友善之根深植于市民內心,倡導市民友善熱情、城區文明包容。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助推了社會文明風尚的全面形成。注重內在強化市民文化素養的提升,通過“匯講壇”、“匯閱讀”等各類文化活動的開展,引導市民參與修身行動,提升自身素養。外在強化文明行為的養成,通過文明行路、文明用餐、文明養寵等各類主題活動的開展,做到知行合一、率先垂范。特別注重以志願服務為平臺,深化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引導更多人關愛空巢老人、未成年人、外來務工人員、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營造良好的社會文明風尚,滋潤最美人物成長的社會土壤。      

  健全“最美人物”成長的社會機制,形成一套推薦評選制度。徐匯區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已連續開展了7年,形成了層層評選、層層推薦的良好工作機制。在基層社區,有最美家庭、小區最美人物等評選活動,在各個條線,有最美教師、最美警察、最美醫生等評選活動。一大批身邊好人、最美人物被發現,並通過深挖平凡人物背後的感人故事,持續進行宣傳弘揚,形成閃光點、聚焦點,形成了群星燦爛的局面。      

  打造“最美人物”成長的社會平臺,讓“最美人物”變成“公眾人物”。徐匯區多方面、多渠道宣傳最美人物,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引領作用,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每年在機關、社區、學校、企業等單位組織開展20場“道德模範故事匯”巡演活動,使更多市民接觸到身邊的“最美人物”。以道德講堂等講壇、論壇為平臺,組織“最美人物”與市民群眾互動交流,分享感人事跡。區文明辦組織專業攝影師,拍攝最美人物專集,編輯成冊,發放至圖書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家長學校,使更多人認識他們、了解他們。在徐匯區各類精神文明活動中,經常邀請“最美人物”進行“代言”,從而不斷擴大他們的社會影響。亮相徐家匯商圈的“文明宣傳長廊”,第一期內容就是“十大最美人物形象”的展示。組建屬於最美人物的志願團隊,支持“最美人物”更好的參加志願公益活動。徐匯區結合實際,量體裁衣,為一些“最美人物”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志願團隊。在徐匯區中心醫院,全國最美志願者蔣舒文就有一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願者團隊,以年青白領為主體,共同為病人開展心理慰藉志願服務。斜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朱蘭工作室,以支撐全國學雷鋒標兵、最美醫生朱蘭開展家庭醫療志願服務活動,服務更多社區居民。“中國好人”張志勇最初是以一己之力到雲南邊區扶貧助教,在區文明辦的支持下,成立了張智勇公益社,目前100多名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加入公益社並長期支持公益社的發展。      

  “最美人物”是市民文明形象的代表,反映著一個城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讓“最美人物”成為徐匯最美的風景,影響並帶動身邊更多人做善人、行善事,傳播善行義舉,使尊崇道德積極向善成為市民的自覺追求。現如今,崇德向善在徐匯區已蔚然成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