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投資熱情高漲

2017-06-28 17:45:06|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渣打銀行: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投資熱情出現反彈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金嘉捷)在近期舉辦的渣打第二屆人民幣投資者論壇上,渣打銀行公佈了對2017年3月至4月投資活動的調查分析。結果顯示,超過60%的受訪投資者將中國列為其投資首選地的前三位。這比2016年的調查結果所顯示的要高出近20%。

  國際投資者最為期待的依然是中國市場投資渠道多元化開放的進程。繼MSCI將中國A股納入其國際指數之後,50%的受訪者預測包括花旗指數、摩根大通指數等國際主流債券指數都有可能在明年把中國納入主要指數之一,更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預測這一事件會在今年內發生。

  “在經歷了12個月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冷靜期之後,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的投資熱情在短時間內出現反彈。我們的調查顯示,其原因主要是中國經濟前景的趨於樂觀以及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渠道的拓展。在短短一年內,中國進一步開放在境外投資者準入門檻,而舊的渠道將會被取代。”渣打東北亞與大中華地區投資者及仲介部門董事總經理Barnaby Nelson表示。

  據受訪投資者反饋,中國的監管透明度有所提高,而這是他們在決定使用何種投資渠道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隨著監管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股票交易聯通機制日益成為新興投資者傾心的投資渠道。儘管如此,基於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和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有所放寬的原因,投資者也並未減少對RQFII和QFII的使用。

  調查還顯示,投資者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對標準的統一和進一步的簡化有著更多的期待。

  對中國的樂觀態度源於投資者對人民幣的穩定充滿信心,這主要是來自三個驅動因素:首先,自2016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後,中央銀行和主權財富基金等公共部門機構正越來越關注中國的投資。

  其次,由於新的監管準則要求保險業延長其債券持有的期限以滿足流動性要求,因此保險業也更傾向於中國的固定收益資産。

  第三,由於受短期投資機會的吸引,大量內地散戶投資者又重新將其資本投資于境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