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1895-1953),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我國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一生摯愛祖國和人民。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爐,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被國際美術評論稱為“中國近代畫之父”。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生於江蘇宜興屺亭鎮,家境貧寒。父親徐達章是一位完全依靠自學成功的畫家,在屺亭課徒和鬻字賣畫。他9歲開始隨父學畫,同時從事農業勞動。13歲時,家鄉大水,便和父親漂泊異鄉,度著江湖賣藝的生活。17歲時,父親病重,他便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擔,在宜興女子師範、彭城中學和始齊小學教授美術。19歲時,父親病逝,他借債埋葬了父親後,便赴上海尋求半工半讀的機會,但卻流落在上海,備受饑寒交迫之苦。後考入震旦大學,以稿費維持生活。1917年。他赴日本研究美術,僅6個月,便因生活困難而歸國。
徐悲鴻生氣勃勃、富有民族風格的作品,使他開始在中國藝壇嶄露頭角,不久受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徐悲鴻赴巴黎,考入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校,精研素描和油畫。並先後赴德國、比利時、瑞士、意大利觀摩學習。歐洲留學八年,經常處於貧困交加中,但徐悲鴻以頑強的毅力,勤學苦練,堅持帶病作畫。1927年徐悲鴻回國,先後擔任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不遺餘力地倡導現實主義藝術運動。
1933-1934年,徐悲鴻應邀赴法、德、比、意、蘇舉辦中國繪畫和他自己的作品展覽,獲得巨大成功,各國報刊載文讚譽,影響極其深遠。抗戰爆發後,他攜自己的作品去南洋,先後在新加坡、吉隆坡、檳榔嶼、怡保舉行畫展,盛況空前,並將賣畫所得全部捐獻給祖國,救濟難民。1939年,他應邀至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舉行畫展,為加深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1942年歸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籌建中國美術學院,並撰文讚揚解放區的木刻。1945年,他參加爭取民主運動,簽名呼籲廢除獨裁,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受到國民黨特務的嚴重威脅,要他撤回簽名。但徐悲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堅貞不屈。1946年,他擔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和進步的北平美術工作者協會名譽會長,繼續倡導國畫的發展和革新。北平解放前夕,團結全校師生職工,保護學校,迎接解放,並奔走呼籲和平解放北平。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1953年9月23日,第二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開幕,他整天參加會議,晚上,在會場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于9月26日逝世,遺體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徐悲鴻畢生以復興中國繪畫為己任,為發展美術教育嘔心瀝血。他在教學上重視嚴格的基本功,強調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描寫物象務求精確。他反對抄襲古人和單從筆墨趣味出發的文人畫,也反對形形色色的西方形式主義繪畫,堅持師法造化的現實主義傳統,是我國現實主義美術教育的奠基者。
徐悲鴻《老人像》(1936年)炭筆紙本。上海市徐悲鴻藝術研究協會供圖。
徐悲鴻的作品吸收了西方的寫生技巧,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方法,創造了新穎而富有民族特色的獨特風格。他創作題材極其廣泛,人物、山水、花卉、鳥獸,無不落筆有神,刻畫盡致。那宛然如生的人物和鳥獸,生趣盎然的花卉、筆墨淋漓的山水,都浸透了他不可遏制的激情和對民族振興的渴望。即以畫馬而論,他畫過數以千計的馬的速寫稿,熟悉了馬的氣質、馬的結構、馬的日常活動和在技巧上需要創造的獨特的表現書法,塑造了那“一洗萬古凡馬空”的神駿,那正是作者追求理想,嚮往自由的象徵。他借馬抒情,寄託了人民的愛憎,在它們馳騁的腳步上,燙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徐悲鴻培育英才,珍惜人才。他竭盡全力扶持和推崇有才之士,薈萃群賢,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畫家,被世人譽為“畫壇伯樂”。
(編者注:此篇為徐悲鴻誕辰110週年時,徐夫人廖靜文先生所著。編者稍作修改)
(作者:廖靜文 2005年3月)